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

最近汽车圈子里,理想汽车的讨论热度一直很高,但和以往那种被追捧的感觉不太一样,这次大家讨论的,更多是一种疑问和担忧。

咱们普通人看着,可能有点纳闷,理想汽车前几年不是一直挺风光的吗?

尤其是在一大堆新能源车企还在亏钱的时候,它就率先实现了盈利,靠着“奶爸车”这个精准的定位,还有那个很讨巧的增程技术,俘获了一大批家庭用户的心。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那时候,理想汽车就像是班级里那个不怎么张扬,但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的“聪明学生”。

可怎么到了2025年,这位曾经的优等生,好像突然就遇到了瓶颈,甚至有点找不到方向了呢?

这事儿,咱们得从理想汽车寄予厚望的第二款纯电车——理想i8的上市说起。

理想的第一款纯电车MEGA,因为外形设计比较独特,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所以理想急需一款能打开纯电市场局面的产品来证明自己。

理想i8就是承载着这个重任来的。

可没想到,一场本该是高光时刻的发布会,却成了一场大型的公关危机。

发布会上,理想播放了一段i8和一辆大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视频里,i8显得非常坚固,直接把卡车的车头给撞得翻了起来,扣在了自己身上。

理想的本意是想展示自家汽车的安全性,可这个画面实在有点超乎常识,很多网友看完都觉得不真实,开玩笑说这简直违反了物理定律。

很快,被撞的卡车品牌也出来回应,说感觉自己被“摆了一道”,这让整个事件的争议性更大了。

一时间,网络上到处都是嘲讽和恶搞的图片,把理想i8撞各种东西的画面都P了出来。

一场严肃的安全测试,最后变成了一场全民娱乐的闹剧。

最终,理想和进行测试的机构都出来道歉,承认视频的呈现方式确实容易让人误解。

但这个负面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了。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这件事就像一个导火索,紧接着,网络上又开始出现很多帖子,集中批评理想车主的驾驶习惯,说他们开车怎么怎么样,还配上了各种图片。

这让理想这个品牌一直以来努力营造的“中产家庭的体面”形象,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如果说舆论上的风波还只是外部问题,那么产品本身引发的争议,才是更核心的问题。

理想i8发布之后,很多关注它的消费者和车主都开始仔细研究它的配置和价格,结果发现不太对劲。

不少人觉得,这款车“价格定高了,配置却给低了”。

比如,理想汽车最吸引人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在三十多万的i8 Pro版本上居然没有了。

这让很多冲着理想的“家庭感”和“舒适感”来的消费者感到失望。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这就好比你去一家以服务周到闻名的餐厅吃饭,结果发现它最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没有了,心里肯定会觉得不值。

另外,电池用的是知名度相对没那么高的欣旺达,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宁德时代,也让一些追求顶配的消费者觉得诚意不够。

市场的反应是最直接的。

很多人看完发布会,心里一盘算,觉得花三十多万买问界M8,或者二十多万买蔚来子品牌的乐道L90,好像更划算。

面对市场的冷淡反应,理想的动作也很快。

新车上市才一个星期,就马上宣布调整配置和价格,把原来的几个版本整合成一个,还变相降价送配置,美其名曰“听劝版”。

这个举动虽然是想挽回局面,但也从侧面证实了,理想最初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判断确实出现了偏差。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在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汽车市场,这种上市前的定价失误,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一系列事情的背后,其实暴露了理想汽车更深层次的困境,那就是它赖以成功的模式,现在可能正在变成它的束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成功陷阱”。

几年前,理想汽车找到了一个市场的空白点,那就是家庭用户的增程式SUV。

它用增程技术解决了当时很多人对纯电车续航的焦虑,再用各种舒适性配置打造了一个“移动的家”,这个策略非常成功。

但现在,市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

你再看看现在的增程车市场,可以说是挤满了对手。

高端的有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理想的创始人李想自己都公开承认过,问界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往性价比方向看,又有零跑这样的品牌,用更低的价格提供类似的配置,抢走了不少客户。

旁边还有蔚来的乐道、深蓝这些品牌,都在中大型SUV这个赛道上奋力追赶。

理想曾经独占的赛道,现在变得异常拥挤。

更关键的是,理想的“护城河”,也就是它最核心的、别人难以模仿的优势,似乎并不那么牢固。

我们提到其他品牌,比如蔚来,大家会想到它的换电服务;提到小鹏,会想到它的智能驾驶;提到华为和问界,会想到它强大的技术生态。

可提到理想,除了那个现在已经被很多车企模仿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好像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特别核心的技术壁垒。

当大家都在车里装上冰箱和屏幕的时候,理想的独特性就被大大削弱了。

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门,理想需要新答案,2025已到来-有驾

从业绩数据上也能看出来,理想已经告别了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阶段,销量和利润的增长速度都在放缓。

它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才迫切地想要在纯电市场打开新局面。

但从MEGA到i8,两次尝试都不算顺利。

这说明,过去在增程市场总结出的那套成功经验,并不能简单地复制到纯电市场来。

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家车企都在拼技术、拼研发、拼成本控制。

这其实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说明整个行业在飞速进步,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但对于身处其中的车企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掉队。

理想汽车现在就站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过去那把打开市场的“钥匙”,面对2025年这扇全新的“大门”,似乎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它需要找到一把新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必须是用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对市场更深刻的理解来打造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