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福建的“骑士”兄弟,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段子?
就今天下午,我骑着我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破电驴,在晚高峰的“罐头阵”里蠕动。
左边是公交车喷出的滚滚热气,右边是一台蔚来,大哥摇下车窗,一股檀香混着优越感就飘了出来。
就在这生死时速(大概8公里/小时)的紧要关头,手机“叮”地一声,我丈母娘发来了外孙的搞笑视频。
魔鬼和天使就在脑子里打架。
就这一秒钟的犹豫,前面那台一直死死霸占着非机动车道的大众,突然毫无征兆地一脚油门,打算从车位里拱出来。
我吓得一哆嗦,手里的刹车都快被我捏碎了,心脏直接表演了一个原地起飞。
咱就是说,这种在“魂飞魄散”和“哈哈哈”之间反复横跳的日常,简直就是我们电动车主的专属副本。
但从11月1号起,这个副本的难度,又被人工调高了。
福建省整了个《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的新活儿,以后再敢边骑车边给你妈回微信,不好意思,五十块,承惠。
五十块,也就两杯奶茶钱,但侮辱性极强。
它像个巴掌,不重,但精准地扇在我们这些总抱着“就看一眼,没事”幻想的人脸上。
我们早就被手机这块小屏幕绑架了,成了它的提线木偶,哪怕是在移动的铁皮丛林里,也忍不住要低头看一眼,生怕错过了几个亿的生意。
这下好了,官方替我们把这“手贱”的毛病给明码标价了。
不过,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新规里头的骚操作,才叫一个精彩。
保命的头盔,就是咱“肉包铁”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前不戴,罚你五十。
现在呢?
你猜怎么着?
人家给你打了个骨折,只要二十块!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哪个小编手滑多打了个小数点。
这是什么神仙逻辑?
“亲,您的脑袋现在参与特价促销活动,安全保障直降60%!”
这感觉,就好像我的头盖骨突然不值钱了。
这到底是人性化,还是行为艺术?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真正让我血压飙升的,还不是这本算不明白的经济账。
而是那个我们每天都得面对,却好像永远无解的死循环——那些把非机动车道当成自家后花园的机动车大爷们。
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经典。
本来就跟羊肠小道似的非机动车道,总有那么几位大哥,开着他那四个圈或者三叉星的宝贝疙瘩,一屁股就怼在那儿,姿态之从容,仿佛在自家地库停车。
他下车去买包烟,或者等人,潇洒得很。
可我们这群靠两个轮子混饭吃的怎么办?
福州城区光黄牌的就有近130万辆,泉州也有120多万,这么大一支“丐帮”队伍,瞬间就被逼得要么上人行道跟遛弯的大爷抢地盘,要么就得硬着头皮,往机动车道那群“钢铁猛兽”的牙缝里钻。
看见没?
我们被迫违法,然后,一部崭新的法规从天而降,专门来惩罚我们这些“被迫违法”的人。
这叫什么?
这就叫专业。
我们看手机要罚五十,那他们堵死我们的活路,罚多少?
几十?
一百?
这点钱,够人家加半箱油吗?
这点违法成本,对人家来说,不就跟交个临时停车费一样么?
这事儿压根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罚款问题。
它背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傲慢和不公。
在城市交通这条食物链里,我们电动车主,就是最底层的浮游生物。
而那些四个轮子的,就是顶端的捕食者。
现在,管理者跳出来,不对捕食者进行任何有效约束,反而举着个放大镜,研究我们这些浮游生物哪个游泳姿势不标准。
凭什么啊?
交通治理,讲究的是一个“雨露均沾”,而不是只逮着软柿子捏。
你给我戴上紧箍咒,没问题,为了安全,我认。
但你不能只给我一个人戴啊!
当一个外卖小哥因为怕超时看了一眼手机而被罚款时,他一抬头,就看见一辆违停的宝马心安理得地堵着他的路。
他心里会怎么想?
是会感恩戴德,还是会骂一句“册那”?
所以,别再搞这些单方面的“PUA”了。
想让路好走,就拿出点诚意来。
把那些非机动车道上的电子眼都给我开起来,让每一次任性的违停,都付出让车主肉疼的代价。
把属于我们的路,堂堂正正地还给我们。
不然,这五十块的罚单,罚掉的不仅是钱,更是人心。
兄弟们,你们在路上,遇到过哪些让你想把车扔了直接开骂的奇葩事?
评论区里吐吐槽,让我看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