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骄傲关键掉链子!深度试驾:噪音震动多,小毛病不断太心累!

今日,车圈儿里那点儿事儿,可真是掀起了巨浪,我都忍不住想搬个小马扎,搬着瓜子儿,跟大伙儿唠唠。

我吧,你们都知道,用车社,就爱跟大伙儿聊点儿实在的,聊点儿有意思的,今天这事儿,绝对够劲儿!

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那辆“国产的骄傲”,或者说,是“国产的那个‘坑’”,具体怎么说,还得听我慢慢道来。

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儿像咱们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本来是个大侠,一身绝世武功,结果呢?

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一开始,那叫一个风光无两啊!

发布会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阵势,比我当年结婚都热闹!

厂家那是卯足了劲儿,把这车吹上了天,“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碾压合资”…

这些口号,听得我这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尤其是那几个核心技术,什么“XX发动机”、“XX变速箱”,听着就跟科幻片里的道具似的,厉害得不行。

我当时也去看了,展车那叫一个漂亮!

流线型的车身,配上那亮瞎眼的金属漆,走在路上,绝对是回头率收割机。

车身线条,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宛如一道流动的光影,展现出一种动感与优雅的完美结合。

内饰更是没话说,那大号的悬浮式中控屏,简直能当家里的电视用了。

皮质座椅软乎乎的,坐上去就跟陷进了云朵里一样,座椅上的缝线工艺精致,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出匠心精神。

我当时就跟身边的小伙伴说:“这玩意儿,要是真能开出宣传片里的样子,那国产车真要崛起了!”

国产骄傲关键掉链子!深度试驾:噪音震动多,小毛病不断太心累!-有驾

结果呢?

“结果”这两个字,在咱们这儿,往往就带着那么点儿…

嗯,你懂的。

我这人吧,就爱较真儿。

厂家吹得天花乱坠,我得自己上手试试。

找了几位朋友,都是车圈儿的老炮儿,还有几个我经常打交道的车主,咱们一合计,就打算来一次“深度体验”。

这体验,可不是简单地开两圈儿,而是要从里到外,从点到面,把这车“扒个精光”。

第一个“小高潮”,就出现在了动力方面。

厂家宣传的是百公里加速几秒几秒,那叫一个迅猛。

我们实际开起来,嘿!

这推背感,确实是有,但怎么说呢?

有点儿像坐了过山车,上去挺猛,下来…

就那么回事儿。

更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发动机的声音,怎么听着有点儿“撕心裂肺”?

不是那种浑厚有力的咆哮,而是有点儿…

怎么形容呢,就像是饿了好几天的猫在叫春,嘶哑又有点儿跑调。

国产骄傲关键掉链子!深度试驾:噪音震动多,小毛病不断太心累!-有驾

我当时就问厂家工程师:“这发动机的声音,怎么跟宣传片里不太一样啊?”

人家笑眯眯地说:“这是我们特别调校的,追求的就是那种运动感!”

我心说,运动感?

这不就是“噪音”的委婉说法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儿相似的无奈?

第二个“小高潮”,来了,而且来得相当突然。

咱们这帮人,都是闲不住的,就把车开到了稍微复杂一点儿的路况。

有几位朋友,平时就喜欢玩儿越野,或者是在山路上劈弯。

这车呢,底盘悬挂,厂家说是什么“独立悬挂+XX调校”,听着挺牛。

结果呢?

在过一些颠簸路段的时候,那颠簸感,直接就传到了屁股上,而且是那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坐久了,感觉屁股都要颠散架了。

国产骄傲关键掉链子!深度试驾:噪音震动多,小毛病不断太心累!-有驾

更别提在过弯的时候了,虽然车身看起来挺稳,但你稍微给点儿速度,那车身侧倾,就跟快要翻了一样。

我朋友,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师傅,直呼:“这底盘,感觉还没我那老捷达扎实呢!”

我当时就想,这“重新定义”是不是定义错了方向?

是重新定义了“颠簸”?

还是重新定义了“不稳”?

当然了,也不是全盘皆输。

这车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挺用心的。

比如那个车机系统,反应速度虽然比不上手机,但比很多合资车还是要快不少。

而且,你看那屏幕的分辨率,那叫一个清晰,导航路线,图标,都显示得明明白白。

还有那个智能语音助手,虽然有时候会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火星语”,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能完成一些基本指令的。

只是,这些优点,就像是给一堆烂泥里面掺了点儿金子,虽然有金子,但你不能否认它还是烂泥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了。

国产骄傲关键掉链子!深度试驾:噪音震动多,小毛病不断太心累!-有驾

最让我觉得有点儿“细思极恐”的,是关于“品控”的问题。

我找到的车主,有几个反馈,说这车开了没多久,就出现了各种小毛病。

有的车门关不严,有的车窗升降不畅,甚至还有人说,车内的异味特别大,怎么都散不掉。

这事儿,就有点儿触及“灵魂”了。

一辆车,尤其是新势力推出的车,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信任!

是品质!

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关门声,车窗的顺畅度,车内的空气质量都做不好,那还谈什么“颠覆”、“重新定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小毛病,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一点点侵蚀掉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我记得有个车主,他说他当时买这车,就是觉得国产车终于扬眉吐气了,想支持一下国货。

结果呢?

每天开着车,提心吊胆,生怕哪个零部件又出了问题。

他说他现在每次看到这车,都不是激动,而是有点儿…

心累。

这心累,我太能理解了。

咱们中国人,对国产车,一直都有一种复杂的情感。

我们希望它好,希望它争气,希望它能跟那些国外品牌一较高下。

但同时,我们也害怕它“扶不起的阿斗”。

当看到那些虚假的宣传,低劣的品控,我们内心的失望,真的比被外国人看轻了,还要难受。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不是某个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需要警惕的。

技术是可以追赶的,设计是可以模仿的,但真正能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是实实在在的品质,是诚诚恳恳的态度。

我看到网上有些人说,这些新势力,就是靠着“PPT造车”,靠着营销炒作。

我倒不完全这么认为。

很多新势力,确实是有想法,有技术,甚至是有情怀的。

但问题是,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情怀,最后都变成了“看上去很美”的幻影,那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画饼充饥”,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想想看,我们买一辆车,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图一个安心,图一个方便,图一个能承载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吗?

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周末的家庭出游,我们都希望这辆车,能够成为我们可靠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时不时就会给我们添堵的“祖宗”。

这事儿,就像是谈恋爱。

一开始,对方把你捧得跟个宝贝似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

结果呢?

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对方的缺点一大堆,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和体谅都没有。

那你说,你还会继续爱下去吗?

所以,厂家们,别光顾着吹牛,也别光顾着搞概念。

把心思,多放在打磨产品上,多放在提升品控上。

消费者不是傻子,我们能分辨得出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

今天的这番唠叨,可能有点儿“毒舌”,但这就是我用车社的风格。

我不是为了黑谁,也不是为了喷谁,我只是希望,咱们国产车,真的能够越来越好。

能够让我们消费者,在选择国产车的时候,不再是出于情怀,而是出于真正的认可。

这事儿,您怎么看?

是觉得我有点儿吹毛求疵,还是觉得我说的,确实是咱们心里想说的话?

毕竟,车,是咱们的出行伙伴,也是咱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伙伴,靠谱不靠谱,咱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行了,今天就先聊到这儿。

下次,咱们再聊点儿别的有意思的。

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要是您最近也遇到了什么让您“无语”的车事儿,不妨也跟我分享分享。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说不定,您那点儿“无语”,就是我下期文章的灵感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