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头,有一件事儿可以说是炸开了锅,不少平时不怎么关心车的人都跑来问,说是不是以后开MPV出门再也不用怕充电排队了?
这事儿的起因,就是网上突然传开的一组新款岚图梦想家的照片。
这车还裹着厚厚的伪装衣,但车身上印着几行大字,清清楚楚写着“真800V”、“5C超充”,还有一句特别抓人眼球的话:“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
好家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岚图这回是直接把技术底牌亮出来了,明摆着是要给整个MPV市场来一次大洗牌。
咱们得先聊聊,为啥MPV这车,一提到新能源就让人头疼。
MPV,说白了就是那种空间特别大的多功能车,咱们常说的“保姆车”、“商务车”都算。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装,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再加上行李,一车拉走,别提多方便了。
可也正因为它又高又大又重,天生就是个耗电大户。
换成纯电的吧,续航里程就成了个大问题,跑不远;充电呢,那么大个电池,用普通充电桩没个一两个小时根本喂不饱。
一到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里排队充电的MPV,那场面简直就是大型“续航焦虑”展览会。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MPV这车,搞电动化就是个半吊子,用起来总是不够爽快。
现在,岚图梦想家带来的这套“800V+5C”组合拳,就是要彻底根治这个老毛病。
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这是啥意思。
这个“800V高压平台”,你可以理解成给汽车充电的设备全面升级了。
以前大部分电动车用的还是400V平台,就好比你家用的一根普通水管,水流速度是固定的。
而800V平台,直接给你换成了消防队用的那种高压水枪,电压直接翻了一倍,充电的劲儿自然就大得多,速度也就快得多了。
那“5C超充”呢?
这个“C”是衡量电池充电速度的单位,1C代表1小时充满,2C就是半小时,那5C理论上就是12分钟就能充满。
当然实际充电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它代表了这个电池“喝电”的能力非常强悍。
一个“高压水枪”碰上一个“超级大胃王”,结果就是充电速度快得飞起。
这么一来,车身上写的“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就不是吹牛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咱们出门在外,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饮料的功夫,车子就补上了一百公里的续航。
过去那种“充电一小时,开车半钟头”的尴尬,一下子就成了历史。
这已经不单单是技术进步了,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了MPV的使用体验,把最让人头疼的补能问题给解决了。
可以说,岚图这一招,直接打在了MPV的七寸上。
光充电快还不够,续航里程也得跟上。
根据工信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新款岚图梦想家的插电混动版,将会搭载两种容量的电池,一个43.2度,另一个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2.5度电。
62.5度电是什么水平?
现在市面上很多卖得很好的纯电动小轿车,电池容量也就在这个数上下。
岚图竟然给一台插电混动MPV装上了这么大一块电池,这在整个行业里都是头一回。
这意味着,这台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将会非常可观,有人估算,在咱们国家的测试标准下,纯电跑个将近300公里可能不成问题。
这就让这台车的用途变得非常灵活了。
如果你就在市区里开,上下班、接送孩子,那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
充一次电,可能一个星期的日常通勤都够了,根本不用烧油,既安静又省钱。
而真到了要跑长途的时候,它肚子里的发动机又能随时启动,变成一台混动车,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平时是“纯电车”,远行是“混动车”的身份,可以说完美契合了咱们中国家庭“一车多用”的实际需求。
当然,这么高的技术配置,成本肯定不低。
又是800V,又是大电池,所以大家也都在猜,这台高配版的梦想家,价格很可能要卖到四十万以上了。
这显然是要把高端插混MPV的档次再往上拉一拉,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除了技术上的硬核实力,车身上那句“越野+轿车+MPV灵魂合体”的口号也很有意思。
这说明岚图不希望大家再用老眼光看MPV了。
过去一说MPV,脑子里就是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开起来晃晃悠悠,没什么驾驶乐趣。
但新款梦想家似乎想改变这一点,它保留了MPV的大空间和舒适性,但可能在底盘调校、动力响应上,会更像一台轿车或者SUV,开起来更稳、更有劲。
这也是顺应了现在消费者的变化,大家买车不光要实用,也希望车子能好看点、好开点,能满足自己偶尔小小的驾驶欲望。
岚图梦想家这次的升级,其实也反映了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
过去,高端MPV市场基本都是被国外的牌子,比如别克GL8、丰田埃尔法这些车牢牢占据着。
它们的优势在于品牌、舒适性和空间。
但现在,像岚图这样的中国品牌,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那就是用技术创新来“换道超车”。
当别人还在比谁家的沙发更软、谁家的冰箱更大时,我们已经开始在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发力了。
这不光是一台车的更新换代,更是整个行业竞争逻辑的改变。
它告诉所有人,在智能电动时代,决定一台车好坏的,不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豪华配置,更是那些看不见的、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核心技术。
可以预见,当新款岚图梦想家正式上市后,整个MPV市场都会热闹起来,其他车企要想跟上脚步,恐怕也得赶紧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了。
这场由中国品牌掀起的技术变革,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因为激烈的竞争将会带来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汽车产品供我们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