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在汽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用于润滑,还承担着调速和冷却的使命。尽管在日常维护中,我们使用汽轮机油滤油机对油品进行持续的过滤和净化,但有时在检修过程中,油品检测仍会显示汽轮机油酸值超标,这究竟是何原因?而酸值的超标又会对透平油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呢?
◇ 酸值超标的潜在危害
酸值是衡量汽轮机油劣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当酸值上升时,意味着汽轮机油已经发生劣化,产生了酸性物质。而且,酸值越高,劣化速度越快。这些劣化生成的酸性产物会严重影响汽轮机油的多种性能,包括破乳化分离能力、颗粒度、泡沫稳定性以及空气释放值等。同时,高酸值的油还会对金属部件造成腐蚀。因此,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油的酸值,加防锈剂的汽轮机油的酸值应不超过0.3mgKOH/g,以确保油品和设备的健康。
◇ 酸值超标的原因解析
酸值超标通常由两种情形导致。其一,油质本身不佳,即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抗氧化能力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引发酸值迅速攀升。其二,用油系统内出现过热或局部过热的情况,这也会造成酸值的逐渐累积上升。
◇ 降低和控制酸值超标的方法
针对酸值超标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处理。首先,通过去除水分和杂质,再结合吸附再生技术,可以在汽轮机油运行过程中有效降低其酸值,使其恢复至新油水平。若酸值升高主要是由于油品抗氧化能力丧失所致,那么在再生处理后,应及时添加抗氧化剂,以确保油质和酸值的稳定性。
此外,汽轮机油再生除酸装置的运用也至关重要。该装置能够通过吸附技术去除油中的酸性成分、悬浮物、沉淀物以及极性物质等,从而显著降低油中的酸值至0.03mgKOH/g以下。该装置采用专用的净化剂,确保处理后的油品不会损害其基本成分和抗氧化性能。
然而,在补油、换油以及油再生处理过程中,混油问题不可避免。不当的混油操作可能导致大量油泥生成,增加油中的颗粒度,进而堵塞吸油滤网,造成油泵供油不足、系统油压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机组重大事故。为避免此类问题,应在混油操作前进行实验室混油试验,确保试验合格后再进行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因混油不当导致的油泥大量析出及其严重后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