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2024年的中国车圈,突出一个“不务正业”。比亚迪忙着当价格屠夫,小米端着流量饭碗到处踢馆,蔚来开始琢磨怎么卖更便宜的车。但就在大家挤在国内这个修罗场里互相插眼的时候,有一个哥们,已经悄悄地在海外杀疯了。
谁?奇瑞。
安徽芜湖的码头,一艘艘巨大的钢铁压缩毛巾正在缓缓启航,一展开,里面就是几千台车,发往世界各地。官方数据说,奇瑞今年出口114万辆,平均27秒就有一个老外喜提新车。这个数字有多魔幻?它比比亚迪、长城、吉利三家加起来都多。
这还讲不讲道理了?!简直是掀桌子都不够,直接把厨房给点了!当国内的同行还在为“沙发彩电大冰箱”是不是智商税吵得不可开交时,奇瑞已经把“芜湖”这个地名变成了海外汽车市场的“哥谭市”,混乱又强大。
这事儿的起点,特别的荒诞,特别的“半佛”。
时间拉回到2001年,一个叫萨米尔的叙利亚商人,在北京车展上,对着奇瑞的“风云”轿车,两眼放光。那感觉,就像是《道诡异仙》里的主角看到了能救命的丹药,他当场就“悟了”,觉得这玩意儿在他们老家能卖爆。
于是,一场典中典的“千里寻夫”大戏开演了。他从北京追到芜湖,又从芜湖追到上海,硬是堵到了奇瑞老板尹同跃,签了10辆车的单子。
就这10辆车,像一个BUG一样,直接开启了中国汽车出海的隐藏副本。
我作为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年人,必须得说,这事儿在当时看来,跟玄学没什么两样。2001年啊朋友们,国内车企还在琢磨怎么跟合资厂的大爷们搞好关系,怎么能少赔点钱多学点技术。出海?那是啥?能吃吗?
奇瑞自己当时也是一头包。车造出来了,没“准生证”,卖不了。最后是“卖身”给上汽,挂着“上汽奇瑞”的牌子才活下来。就这么个泥菩萨,居然还有心思渡别人过河?
但萨米尔的直觉就是这么准。这10辆车过去,第二年就卖了1000辆,第三年3000辆。叙利亚直接成了奇瑞的第一个“根据地”。
这就是命。当别人还在新手村里为了抢一只鸡打得头破血流时,奇瑞已经被一个神秘的NPC带着,直接跳关去打世界BOSS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开局一条船,装备全靠捡”。
当然,光靠运气肯定不行。奇瑞早期的经历,就是一部血泪史,被大众告过,被技术卡过脖子,深刻领悟了一个真理:在牌桌上,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他们干了一件更疯的事。2002年,把赚来的10亿利润,一把梭哈,全砸进去跟奥地利人搞发动机。
10个亿,在二十多年前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有人跟你说,他要把北京二环内一套四合院卖了,去研究怎么把沙子变成芯片。当时公司内部都炸了,觉得老板是不是颠了。但尹同跃顶住了压力,他知道,这钱今天不花,明天就得跪着送给别人。
这一步,就是奇瑞修仙之路上的“筑基”。有了自己的发动机,等于有了自己的丹田,真气可以自己循环了。后面什么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长出来的参天大树。
但真正让奇瑞在海外封神的,是它那套极其“鸡贼”的打法。
奇瑞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什么天选之子,上来就去欧美市场硬刚奔驰宝马,那不叫勇敢,那叫送人头。BBA那些品牌的玄学光环,跟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你拿头去撞?会买奔驰的人,你就算把车里塞满黄金,他可能还是觉得那个三叉星标更值钱。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奇瑞的策略,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它先去哪?叙利亚、阿尔及利亚,这些地方的消费者,突出一个实在。他们不跟你聊什么品牌故事,不跟你扯什么驾驶乐趣,核心诉求就一个:便宜、耐用、能跑。这不巧了吗?这正是奇瑞当时最擅长的。
等在这些“新手村”站稳脚跟,积累了经验和资本,再慢慢往俄罗斯、东南欧这些“高级地图”渗透。最后,才开始琢磨西欧、北美这些“地狱副本”。
这套路,玩过《三国志》的都懂。开局不直接all in干曹老板,先去荆南四郡,收服山越,把自己的地盘和兵力刷起来。等你在海外刷成六神装了,再回头看欧洲市场,就问你怕不怕?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更绝的是它的CKD模式,就是把零件运过去,在当地组装。这操作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级别的降维打击。对当地来说,解决了就业和税收,是天大的好事;对奇瑞来说,省了建厂的重资产投入,还绕开了关税壁垒。双赢,赢麻了。
说起来,芜湖这个地方真的很有意思,我之前去过一次,那里的虾子面和小笼包,啧啧,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当时间来到2021年,一切都变了。奇瑞的海外销量,突然就像开了“任意门”,从一年十几万辆,直接飙到去年的114万。尤其是在俄罗斯,日系车被打得落花流水,留下的市场真空,一大半都被奇瑞给吃了。同行看了也得傻。
现在,奇瑞不满足于只卖车了,它开始搞“反向合资”,直接在西班牙建厂,从产品输出变成了生态输出。这叫什么?这叫“不装了,摊牌了”,我不仅要赚你的钱,还要用你的人,在你的地盘上,造车再卖给你。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奇瑞的成功密码到底是什么?
是技术?是战略?是运气?是是是,都对。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是,它从诞生之初,就活在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极端环境里。国内的市场太卷了,卷到最后,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奇瑞只是比别人更早地领悟了这一点。当大家还在餐厅里争座位的时候,它已经默默地在餐厅外面,挖好了通往全世界的地道。
它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掀桌子成为常态的黑暗森林里,最先跑出去的那个,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能活的。至于明天?谁知道呢,活在当下,加大加大加大就完事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