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

如果你也在成都,刚刚逛完那场顶级车展,或是隔着屏幕刷遍了现场的花絮短视频,心里是不是也迷惑:怎么今年展馆里年轻人扎堆,气氛有点不一样啊。

往年车展,不是爸妈带娃,就是老板拎着包边走边聊“油耗多少”或“后备厢能装几箱”。

但现在,你随便冲进哪个展厅,几乎全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背着包、戴着耳机,有人开着直播,有人一边比划一边低头查参数。

刚和销售聊完芯片、又开着手机追踪车机系统性能,谁还在乎表面的“牌子光鲜”?——这届年轻人的购车审美,真有点不一样,甚至刷掉了“看个外观买辆车”的老套路。

成都车展期间现形的现场数据倒是给了个“爆栗”:展期十天里订车总量33745台,年轻群体又一次成了主力,六成出手,与其说他们眼光挑剔,不如说是用着新逻辑、有章有法——买车,怎么能不讲究点细节?

问一句,到底年轻人选车图啥?真是省钱和颜值?还是有啥门道被我们忽视了?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你要说以往“智能”就是大屏幕和炫酷UI,那确实是侮辱智商。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主要不是扩一下尺寸,“高端”就成了智能,也不是随便塞个APP就叫创新。

MG展台那波年轻人,基本人手一个手机,盯着全新MG4的车机戳来戳去,操作得跟玩游戏似的。

有个男生戴着无线耳机,拿OPPO手机反复互联测试,把导航界面甩进了中控屏,又换歌单又切App,销售站边上被他折腾几分钟后憋笑,“我手机里的App一年都换好几茬,车机还不跟上,日常用着肯定膈应”。

这回答够真实。

看起来,“MG×OPPO智行车机互联系统”就是针对这种操作党开发的,连稳定性都刻意加码。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销售嘴里强调半固态电池,说啥穿刺实验都稳当,不用担心安全——其实你很难不被这些实用信息打动。

谁想拿钱给花架子买单?现场围观的人讨论的,都是实用能用上的新技术。

那种摆着看的酷玩意,没什么人提,毕竟青年人比谁都明白“花钱买体验才是正道”。

反正智能车,摄像头够多,芯片才是本质。

去深蓝S07展台,热闹得能挤掉几层回音。

有姑娘穿着连衣裙,试着喊语音控制:“打开空调,调到24度。”

之后补一句“把遮阳帘关了。”

反应就像捏遥控,“系统一步到位,没有机器人那种卡壳感”。她和朋友们嘻哈着:“之前坐别人的车,说句话得停两秒,没劲。”

其实高通8295P芯片就是这类交互的底层神器,星纪元ES也在搞同款配置——不只是快,而是稳,聊AI、智能驾驶,其实都得靠这家伙兜底。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你以为大家都在追“L4”“L5”?

也不见得,年轻人的发问,“能自动跟车?窄路会车能不能自动避让?”更像把生活痛点拎出来,实际软硬件解决真正的用车尴尬。

让城里停车、错车这些高频场景变得不再提心吊胆,不用担心刮蹭或者傻坐路边等半天。

听起来技术一大堆,其实都是落到实际场景上开车才有的踏实感。

再说空间,什么是“能装”?你得看极狐T1那个展台。

一台看着略小的车,被两个一米八的男生反复拉闸——前后座椅能拼成“小床”,伸直了腿都不顶膝盖。

小伙子在那边琢磨:“周末要露营,能全平躺着看星星,比SUV灵活,也不愁停车费贵。”

轴距2770mm,后备厢基础459L,座椅放倒能冲到1352L。

还有人直接用手机翻出装备照片,和销售抠细节:“我这桌椅和烤炉能不能全装下?”

“空间不是越大越好,是得刚好适合我的生活”。

这话原本听着有点抽象,其实就是“够用就行”,不浪费——生活是自己的,折腾活儿也得靠车,太大太小都不合适。

年轻人不迷信“大才是好”,他们看重的是周末出游能不能折腾得舒心,日常城区里开着不亏——灵活、好停车、还能装下用得到的行头,才是真标准。

说起性价比,你真得服这帮人的计算能力。

在MG4展台边,价格从6.58万到8.78万没少引来围观。

有女生戴眼镜,拿计算器和销售对帐单算半天:

“同样配置,比别家便宜近两万,还能用半固态电池,续航也不差,这买贵的干嘛?”

销售补一句,“预售订单已破4.5万”。

低价高配策略看来很管用,比起传统的“省钱就好”,年轻人挑的是——钱花在哪儿,花得是不是值。

要配置、有技术、有安全,还能便宜,干嘛不选?

看看智己LS6那边,价格20.99万起,送1.6万舒享套装。

一男生边算边乐:“这相当于打九折,恒星超级增程技术以前都只能高端车才有,现在20万级就能买得到。”

去查过数据,这戏码确实打动了不少人,本来开燃油车的都变心转新能源。

销售讲“超过一半订车人都是燃油车用户”。

新技术下放,“高端不高价”,年轻人用数据投票——很少有盲目的跟风,配置到位才是“真香”。

个性化这个词,已经悄悄被重新定义。

不是贴个拉花、色彩艳得过分就叫有个性。

领克10 EM-P展台那边,男生不看外饰,先盯激光雷达:“四驱是不是全系?”

得到确定答案,直接打钩:“偶尔山路自驾,四驱和激光雷达更实用,比那些花里胡哨强多了。”

女生讨论颜色时也现实,“莫兰迪灰平时开不招摇,周末能拍照也好看”,没人去选最醒目的。

你要说追求与众不同,实际上还是让车贴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太亮,浪费;太土,又不爱。

日常上班低调,偶尔拍几张照片还能发个朋友圈,这才叫合拍。

归根结底,“好用,没毛病,还能表达自我生活的节奏”。

我们老说新能源是年轻人的新宠,但现场观察下来,可没人盲目入坑纯电。

极狐T1、智己LS6展台的问答比较实际:“冬天续航剩多少?”“充电快吗?”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有女生扎着马尾,追问销售,“3C超充15分钟能充到80%?冬天开空调续航会不会掉很多?”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得到肯定答复后才放心:“我老家在郊区城市,冬天跑高速续航太差就完犊子,充电快才能安心。”

比起跟风新能源标签,大家更关心实际用车场景和方案。

用得舒心,补能效率高,无论南北方都不怕“冬季续航焦虑”,这才靠谱。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不是看数据噱头,而是实际能不能解决问题——这心态实在太理性,完全是“过来人”式的挑剔。

休息区倒也有趣,俩年轻人闲聊:“以前买车就是代步,现在得能装装备,能连手机,开着别太操心。”

另一个点头:“别扯虚头八脑的,实用配置合理价格适配我生活才有动力买。”

这一来二去,其实就是年轻人选车的核心逻辑。

智能要好用不鸡肋,空间要能装得下自家生活,性价比当然得钱花在刀刃上,个性化也不是“花哨”而是“合拍”。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谁也不想被厂商花里胡哨搞蒙,“我需要什么,就配什么,再多的噱头都给我转化成实际体验”。

订单能破三万台,不靠热搜,靠解决年轻人用车的实际难题。

最终你会发现,车是自己的,舒服不舒服,实用不实用,只有你自己最有发言权。

成都这场车展,不在于发布多少新款,也不是哪个牌子广告做得更大声。

实际扔出来的订单,是年轻人对新技术、新生活方式的投票。

厂商们只要揪住“用得上的技术、切实际的体验、价格合理”,自然会有市场。

年轻人们也早学会了:配置得合拍,价格算明白,别被铺天盖地营销带跑偏。

谁买谁知道,啥都虚的,不如用起来倍感舒心。

老一辈买车看广告,年轻人买车看朋友圈、小红书测评,还能拿手机对着车机来一场“真香大比拼”。

成都车展现场年轻人扎堆,智能配置受关注,买车更看实际体验-有驾

一场车展结束,谁在笑?

显然是那些做得出实用技术方案、定价合理又懂得生活场景的厂家。

写到这里,问题其实清楚了——你说,这届年轻人买车,到底是看什么?

真不是冲着价签或者“最潮配色”,而是整套组合拳:智能系统满配、空间灵活多变、性价比到位、个性合拍生活。

谁能先想到这些,谁抓住了未来的新车潮流。

#你身边的年轻朋友,选车时最看重什么?欢迎留言聊聊#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