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总是不太愿意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展露出来,尤其是当这些想法和国家的政策有关联时。比如说,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建设项目难免会费不少钱,有时候还会劳民伤财,但中国人民对此却没有抱怨,反而还非常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曾让美国媒体觉得挺不理解的,经常疑问重重。
他们不大能理解,原因很简单,就是这种事在他们国家绝没发生过。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国家的发展,美国当然也有类似的规划和行政指令。不过几乎每次,只要白宫出个相关文件,美国民众就会抱怨不断,有时候觉得政府浪费钱,有时候又觉得基础工程给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总体来说,愿意配合的寥寥无几。
曾经有个美国网友在海外平台上公开抨击自家政府,讲述了国家建设带来的巨大困扰。他住在美国产的一个城郊,小日子本来挺安宁,环境也还可以,可偏偏政府非得修条公路桥,每天都有好多不明身份的人跑来勘察,搞得居民们烦死了。邻居们都受不了,恨不得把那些人给套上麻袋装走。
最重要的是,公路桥建成以后,他们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这根本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之举。日常出行,走走路或者坐地铁就完全满足了,没有大型企业或者农场,需要更高水平的交通运输。后来打听才知道,修公路桥不过是当地政府合理向上申请资金的一种方式,根本没考虑到老百姓能从中得到什么实际好处。
在美国社会,这种情况倒是挺常见的,所以大部分普通民众对基础设施建设恶感深重,也难怪美国的媒体会很难理解中国那种巨大反差。其实归根到底,只需一句话就能说明差别所在——美国的基础建设项目不知道是为了谁而搞,而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改善。
美国人指责政府搞建设是在浪费钱,但中国人都清楚,政府建这些项目,是为了让老百姓的口袋里鼓起来钱。就拿我们大力推动的绿色能源来说,光伏发电这些新型能源,不仅极大改善了西北地区民众的生活环境,也开辟了更多的劳动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疆若羌这边最大的光伏发电站,成千上万的光伏板一直不断地吸收着太阳的能量,真是日复一日,毫不懈怠。光伏板底下,绿草如茵,牧民们带着牛羊来这里享受绿色的馈赠,天赐的美味。平时工作时,当地的男男女女都穿着工服,戴着帽子,手里提着保温杯,干得热火朝天,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这座发电站,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把贫瘠的草场变得更加肥沃,也让他们家里那红票票越攒越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些。他们几乎全程参与了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也真心体会到,国家在这里搞发展,不光是为了推动工业升级和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环境,守护他们的家园。
这种甜蜜的感觉,美帝人可没尝过,也难怪美国媒体理解不了。咱们自己心里清楚,咱们的幸福指数比他们高多了。再聊聊电车的发展嘛,北京老百姓肯定比别人更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电车带来的改观,这些好处一点一滴地融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大家都知道,北京除了上班堵得慌,空气污染也是个大烦恼。当年,那雾霾一来,早晨出来散步的老人都睁不开眼,工作的人和学生们都过得不太舒服。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了不少,数据软件显示得清清楚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
一位地道的北京大爷说了,这都是国家现在大力推广新能源的結果。如今大街上跑的车,很多都换成了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除了节能环保,还不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那些废气,空气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好了。曾经灰蒙蒙的天,现在终于变成了蓝天,白云一片片的,看得一清二楚。
有人问到架设高压电网会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呢,路人随口说:“要讲影响的话,肯定也是有的,危险系数提高了,不过触电啊那些事儿,毕竟还是小概率事件。要说最明显的影响呢,还是我们这边真的变得山清水秀了。现在旅游业发展得挺火,环境也弄得比以前好了许多,这样一来,更多游客愿意过来,咱们当地人也能赚到钱。你说,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就是中国人面对基础建设项目时最统一的态度,大家都知道,事物发展本身像把双刃剑一样,一方面带来了好处,一方面也难免有些不足。不过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掌握得还挺到位的,大多数人更看重长远的利益: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购买力逐步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这份眼光,也让人觉得挺有智慧的。
至于说劳民伤财,咱们倒不用太操心,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就讲究集体主义,动大劲儿搞建设,早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拿新疆若羌光伏发电站来说吧,驻守那儿的团队和工作人员,有国家专门派来的专家队伍,也有来交流学习经验的工人,还有当地的劳动者们,当然还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动物在那儿活蹦乱跳。
搞建设其实是咱们大家的责任,成果也是大家一块分享。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发展轨迹,也是那些外国人始终难以领会的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当国家需要推动建设时,中国人不仅不会反对,反倒会在任何一个需要帮忙的地方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这种全民团结的精神,也只有咱们中国人能深刻体会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