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新掌门人登门华为,央企联手科技巨头释放哪些信号?

8月的深圳,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场高规格“拜师”会。长安汽车集团新任董事长朱华荣亲自上门,拜访了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活教材”的任正非。这一举动不仅在业内引发关注,更让不少吃瓜群众忍不住猜测:央企和科技巨头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新火花?

先来看看这次主角——刚挂牌成立不久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它是继一汽、东风之后,中国第三家以整车制造为核心的大型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来,一口气带着117家分子公司入局。从传统燃油车到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再到海陆空全覆盖,这架势怎么看都不像只想在国内市场打转的小角色。

而朱华荣此番南下深圳,与任正非等华为高层深度交流,无疑是在给新航母装上最先进的大脑。要知道,如今造车早已不是简单拼马力,而是比拼智能化、电动化和全球视野。在这些领域里,谁能绕开技术创新?谁敢忽略数据和算法?显然,没有哪一家老牌车厂愿意错过与华为这样的科技领军者合作。

从朱董微博里的感慨就能看出,他对任总“视野、格局、睿智、激情”赞不绝口,还特意提到了阿维塔品牌的发展建议。这背后透露出的,其实是一种强烈求变心态:过去靠规模取胜,现在得靠创新突围;以前讲渠道,现在得讲生态圈。

再说回咱们普通人关心的问题:这场高层互动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对消费者来说,以后买国产车,很可能就是买一台移动智能终端,不仅省油还懂你,比起单纯追求豪华标配,这才是真正有用的升级。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国资背景加持下的新型产业联盟,有望打破各自为战的旧格局,让自主品牌真正站稳国际舞台。

长安汽车新掌门人登门华为,央企联手科技巨头释放哪些信号?-有驾

当然,也别指望一次握手就能解决所有难题。不管是飞行汽车还是全球化布局,都需要真金白银砸研发,也考验管理团队跨界融合能力。眼下中美博弈背景下,“卡脖子”问题依然悬在头顶。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们追赶的是德国、日本,如今面对特斯拉们卷出来的新赛道,中国企业只有联合创新才能跑赢未来。

其实身边例子也不少,比如吉利当年收购沃尔沃,从被质疑到如今跻身世界前列,就是靠持续投入技术升级。而像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之所以屡屡翻红,也离不开与互联网大厂抱团取暖。所以,当我们看到传统央企主动向民营科技巨头学习时,这既是一种危机感,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新机会。

说到底,在这个变革加速期,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不管你是做发动机还是搞AI,只要放下包袱敞开心扉,总有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走出去”和“引进来”,现在已经成了所有企业家的必修课。如果连百年老店都开始重新学习,你我又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呢?

最后小编想问:当传统大佬主动拥抱变化,而一些年轻创业者却还沉迷于短期流量红利,到底是谁更懂这个时代?对待着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