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他家那台开了五年的燃油车,每次回老家跑长途都像“抽盲盒”——要么担心油费太贵,堵车时空调都不敢开;要么遇到山路爬坡,动力弱得像“老牛拉车”。正纠结换车呢,结果刷到奇瑞刚出的新家伙,双电机四驱、8295芯片、综合续航1500km,光看参数就让他两眼放光:“这车是不是专门给像我这种既要带娃又要跑工地的人设计的?”
一、动力猛还省油?增程系统玩出新花样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心脏”问题。这车用的是一套增程式动力,1.5T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专职发电,配合前后双电机输出。简单来说,市区短途纯电开,240km的纯电续航足够一周通勤;长途直接加油,发动机发电给电池“续命”,综合续航直接拉到1500km。朋友试驾后算了一笔账:“每天上下班4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足够,出远门直接加油,不用满大街找充电桩,亏电油耗才5.9L,比我家那台老SUV还省!”
更狠的是动力表现。双电机总功率345kW,相当于469匹马力,零百加速4.8秒。朋友形容踩油门的瞬间:“跟坐过山车似的,推背感说来就来。”尤其跑山路时,雪豹四驱系统能在0.02秒内智能分配前后轮扭矩,泥地、雪天都不怂。他说有一次下雨天过弯,明显感觉车轮抓地力稳得像“吸在地上”,完全不像开一台接近5米的大车。
二、车机比手机还流畅?8295芯片真不是吹的
现在的新能源车,没点“智商”都不好意思出门。这车上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算力比老款8155强了好几倍。朋友一上车就冲着中控屏喊:“打开空调,调到23度,播放周杰伦的歌。”话音刚落,空调风速自动调低,音乐秒切到《七里香》。最让他惊喜的是语音助手能识别四个座位的声音,后排孩子闹着要开天窗,系统也能精准定位到具体位置,不会出现“一喊全车动”的尴尬。
中控屏15.6英寸,分辨率2.5K,朋友用它分屏操作:左边导航看路线,右边给孩子放动画片。他还发现个隐藏功能——车机支持手机互联,华为、苹果、安卓全搞定。有次出门忘带手机,直接用车机登录微信,语音回复消息,全程手不离方向盘。
三、全家出游神器?空间和舒适性拉满
作为一辆中大型SUV,这车轴距3米,后排腿部空间轻松塞下三个成年人。朋友身高1米76,实测后排能跷二郎腿,头顶还有一拳多空间。最夸张的是后备箱,平时放婴儿车、行李箱绰绰有余,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后,容积直接扩到1835L。他笑着说:“上次帮亲戚搬家,塞了台洗衣机进去都没问题!”
座椅更是下了血本。前排带加热、通风、按摩,副驾还有零重力模式,靠背能放倒到半躺状态。朋友老婆产后腰不好,坐别的车总喊累,这次跑长途居然在副驾睡了一路。后排座椅靠背也能调节角度,配上隐私玻璃和隔音棉,关上车窗瞬间安静,孩子在后排看iPad,音量开一半都听得清。
四、底盘黑科技:空气悬架+CDC电磁减震
朋友原本担心SUV开起来“晃得像船”,但这车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加上空气弹簧和电磁减震,过减速带时颠簸过滤得很柔和。他特意找了段坑洼土路测试,底盘会自动升高50mm,托底风险直接归零。更智能的是,系统能通过摄像头预判前方路况,提前调节悬架软硬。比如快到减速带时,悬架会变硬减少车身晃动;上了高速,悬架高度自动降低,风噪瞬间小了一半。
五、安全配置:全家出行的“隐形保镖”
车身用了88%高强度钢和铝,侧气帘从A柱一直延伸到D柱,发生碰撞时能像“气囊墙”一样护住全车人。朋友最看好主动安全功能:车道偏离时方向盘会轻微震动提醒;疲劳驾驶监测发现他打哈欠,立马弹窗提醒“该休息了”;倒车时后方突然窜出电动车,系统自动刹停,把他吓出一身冷汗:“这功能真能救命!”
结尾:20万级家用车的新答案?
试驾完这车,朋友果断把老车挂上了二手车平台。用他的话说:“以前觉得增程式是过渡技术,现在发现真香——没有续航焦虑,动力强还省油,智能化比手机还好用。”更何况23.98万起的价格,比同级竞品便宜好几万,配置却一点没缩水。如果你也在找一台能装下一家老小、跑得了长途、玩得转科技的家用车,不妨去4S店踩脚油门试试,说不定这就是你的“真香”现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