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汉 EV 还是汉 DMI?老司机实测后给你掏心窝建议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纠结汉 EV 还是汉 DMI?老司机实测后给你掏心窝建议-有驾

上周带邻居王哥去看车,他盯着比亚迪汉的展车绕了三圈,憋出一句:"这俩长得差不多,咋选啊?" 其实不光他犯难,我身边十个看汉的,八个都会在 EV 和 DMI 版本间卡壳。作为开了三年新能源的老炮,今天就用实测体验给大家按实际需求捋清楚,到底哪款更适合你。

第一步:先看你的用车场景

选车先看场景,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你家能装私人充电桩,比如像小李那样,别墅车库里装了 7kW 充电桩,那汉 EV 会是很合适的选择。他算过,晚上 10 点后充电,一度电才 3 毛 8,跑一百公里成本不到 5 块,比坐地铁还便宜,每月电费从没超过 150 块,保养时也简单,换个空调滤芯就行,4S 店师傅都夸他会过日子。

但要是像张姐家那样,小区物业管得严,装不了私人桩,那汉 DMI 就更合适。她每天上下班往返 50 公里,用纯电模式一周去公司楼下的快充站充两次,半小时就能补满。要是跑远途去看闺女,加满油直接开,不用在高速服务区排队等充电,后备箱还能多塞两箱特产,特别方便。

第二步:感受驾驶体验的差异

确定了用车场景,再看看驾驶体验是否符合你的喜好。上周我在城郊快速路做了个小测试,同样时速 80 公里急加速,汉 EV 的推背感能让副驾的人下意识抓扶手,仪表盘数字蹦得比心电图还快,超车时连货车司机都得回头看两眼。这种 "电车特有的冲劲",很适合喜欢周末跑山的年轻人。

而汉 DMI 就显得从容多了。日常开跟电车没两样,安静得能听见后排孩子说悄悄话。但深踩油门时,发动机会像个懂事的老伙计悄悄介入,动力虽没那么暴躁,却有种 "源源不断" 的踏实感。跑长途时,转速表稳定在 2000 转左右,油耗表指针基本不动,这点让跑业务的陈老板特别满意。

第三步:算清养车成本账

用车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拿落地价 25 万左右的两款车算笔账:汉 EV 每年电费约 1200 元(按 2 万公里算),保养两次 600 元,保险 5000 元,合计 6800 元;汉 DMI 纯电跑 1.5 万公里电费 900 元,高速 5000 公里油费 2000 元,保养两次 2000 元,保险 4500 元,合计 9400 元。

这样算下来,三年时间汉 EV 能省出差不多 7800 元,够买套米其林轮胎。但要是你每年跑不到 1 万公里,这点差价可能还抵不上 EV 版多出的购车预算,这时候就得权衡一下了。

第四步:留意影响体验的细节

一些细节也可能影响你的最终选择。雨天开车的朋友要注意,汉 EV 的电子换挡在湿手操作时特别跟手,而 DMI 的旋钮换挡偶尔会有点滞涩。不过 DMI 后备箱比 EV 深 15 厘米,过年买的大盆金桔能直接塞进去,这点让家庭用户很受用。

晚上停车时,汉 EV 的贯穿尾灯亮起时像条发光的绸带,小区保安都说这灯比路灯还亮;DMI 的龙爪尾灯则更内敛,锁车时的 "呼吸效果" 有种低调的精致感,就看你喜欢哪种风格了。

最后总结:按需求对号入座

总结一下,有家充桩、年里程 2 万公里以上、基本不跑长途,那闭眼选汉 EV;没固定充电条件、偶尔跨省出行、更看重性价比,就直接上汉 DMI。

其实选车就像选鞋子,别人穿得舒服的,未必合你的脚。建议大家带着家人去 4S 店各开 20 公里,方向盘的手感、座椅的包裹性,这些亲身体验比任何测评都靠谱。毕竟这车要陪你风里来雨里去,选对了天天都开心,选错了每次开车都闹心,你说对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