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产量1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销量更是环比下降10%,什么信号?
17个月以来首次
比亚迪汽车产量出现同比负增长
据比亚迪披露的最新产销快报,7月,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下降0.92%。这是1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今年1月至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32.7864万辆、33.4124万辆、39.5091万辆、38.5064万辆、34.9824万辆、34.5066万辆和31.7892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59.48%、202.45%、33.36%、15.28%、1.69%、0.99%和-0.92%,除2月外,公司产量同比增速逐渐收窄,直至7月转为负增长。
与此同时,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4296万辆,环比下降10.01%,同比仅增长0.56%,远低于上个月11.98%的增幅。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9.16%、163.95%、24.78%、21.34%、15.27%、11.98%、0.56%。除2月外,公司销量同比增速同样逐渐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能源车企发布的7月交付量或销量数据,多家车企创单月交付新高或大幅增长。其中:
零跑汽车交付新车5.01万辆,同比增长超126%,单月交付首次突破5万辆;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67万辆,同比增长229%,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小米汽车交付超3万辆,6月为2.5万辆;极氪科技销量4.42万台,同比增长19.7%。岚图、阿维塔销量也获大幅增长。
比亚迪去年在全球售出逾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电动车占比达41%,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今年来比亚迪产销增速为何放缓?鉴于前7个月249万辆汽车销量,2025年550万辆销量目标能否完成?8月4日,风口财经记者联系比亚迪董秘部门未果,证券投资部门也未给予有效回应。
“价格战”加剧
汽车行业“反内卷”提上日程
比亚迪产销增速放缓与行业“价格战”、政策“反内卷”趋势深度交织。
今年以来,面对需求动能不足、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环境,各家车企促销力度不断加大。以比亚迪为例,从今年3月底开始,比亚迪已经数月开展限时“一口价”或者限时补贴活动,通过厂家补贴、现金补贴等方式变相降价,以换取更多销量。5月下旬,比亚迪官方宣布启动“618”限时促销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优惠可达5.3万元,部分车型起售价下探至5.58万元。
然而,经久不息的价格战持续伤害汽车产业。中国流通协会报告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的利润率及2023年水平。今年一季度,这一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3.9%。
在此背景下,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被提上日程。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而且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7月以来,重磅会议、座谈频频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展开。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7月18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有媒体报道称,面对激烈的价格战,比亚迪近月放缓生产节奏,减少部分工厂轮班,并推迟新产线投建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销数据看,比亚迪的“动作”也恰恰是在3月过后。就有关问题,风口财经记者向比亚迪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