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马自达的人,是不是都有点犟?”这问题,最近频频出现在我的信息流里。
说白了,就是关于情怀与理性的永恒battle。
身边一哥们儿,愣是顶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劝退”,提了辆昂克赛拉。
问他图啥?
“好看!”多么掷地有声,又多么……难以反驳的理由。
承认吧,第一眼就决定一辆车的归属,这种事儿太常见了。
就好像相亲,眼缘这东西,有时候比户口本还重要。
当然,车这玩意儿,毕竟是大件儿,光靠“眼缘”怕是难以服众。
说说我自己的事儿。
当年选车,那也是经历过一番天人交战。
朋友们推荐的,要么是空间无敌的奶爸神车,要么是品牌响当当的“成功人士标配”。
实用性是到位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直到有一天,在停车场看到一辆魂动红的马自达,光线流转,那线条,那姿态……瞬间,心里的小火苗就被点燃了。
当时也纠结过,后排空间确实不算宽裕,车机系统也被吐槽“远古时代”。
可转念一想,买车是为了啥?
是为了每天上下班路上能赏心悦目,是为了周末能载着自己去郊外撒欢儿。
后排?
一年能坐几次人?
车机?
手机支架才是王道!
记得提车那天,特意选了个黄昏时分。
阳光洒在车身上,那种光泽,那种质感,简直美到窒息。
毫不夸张地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是买了一辆车,而是买了一件艺术品。
当然,开了几年,也遇到过一些小问题。
比如,有次跑高速,胎噪有点大,音响开到最大才能勉强盖住。
还有,有回下雨天,后视镜加热不太给力,影响了视线。
这些小瑕疵,我都认了。
毕竟,人无完人,车也一样。
再说了,谁还没点小毛病呢?
就像我这人,平时丢三落四的,记性也不好,可朋友们还是愿意跟我一起玩儿。
为啥?
大概是因为我这人真实,不做作吧。
车也一样,它不完美,但它足够真诚,足够有个性。
这份真诚和个性,恰恰是打动我的地方。
我承认,买马自达的人,可能真的有点“犟”。
我们不随大流,不盲目追求性价比,我们更看重的是内心的感受,是那份难以言喻的驾驶乐趣。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拥有一辆自己真正喜欢的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仪式,一种取悦自己的方式。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辆马自达,在车流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时,请不要再问“这车有啥好”了。
有些东西,是无法用数据来衡量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买车的时候,是理性占上风,还是感性说了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