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满大街跑的三菱发动机吗?那个曾经养活大半国产车的技术巨头,今年夏天悄悄关停了在中国最后一家工厂。这个消息可能让很多老车迷心里咯噔一下,毕竟我们父辈那会儿,谁家买车不看发动机是不是三菱技术?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就像去年讴歌离开时那样,这些曾经风光的品牌说走就走,连句再见都来不及说。
当年三菱发动机可是香饽饽,几乎每三辆国产车里就有一辆装着它的心脏。很多现在叱咤风云的国产品牌,起步阶段都是靠着三菱的技术支撑。可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市场就彻底变了天。就在新能源车还没成大气候的2021年,这些品牌已经显露出疲态:讴歌那年销量只剩1.1万辆,菲亚特克莱斯勒勉强卖出4万辆,雷诺更是惨到只剩2万辆出头。
其实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国产车能拿补贴,合资品牌同样能申请。但有些国际品牌总是慢半拍,还端着架子觉得自己的标值千金。这就好比请客吃饭,主人家把菜市场地址和买菜钱都给你了,你却非要端着空盘子等人来请。
现在消费者走进4S店,第一件事就是比划后排空间,测试中控屏幕流不流畅,关心百公里耗多少度电。可有些品牌还照着十年前的套路出牌,Jeep引进的车型完全照搬全球版,讴歌虽然把车身加长了,动力系统却还是老一套。更夸张的是,某些二十多万的车连手机互联功能都要额外加钱,这放在现在简直难以想象。
这些品牌在老家其实过得挺滋润。Jeep在美国依然是越野爱好者心中的神车,讴歌在北美靠着本田积累的客户群也不愁卖。但中国市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这里没有太多品牌情怀可以消耗,消费者个个都是拿着放大镜挑车的行家。就像菜市场里精打细算的大妈,既要新鲜实惠又要买一送一,光靠包装漂亮可糊弄不了人。
现在连现代旗下的捷尼赛思和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也开始坐冷板凳了,这说明什么?中国汽车市场就像个严格的体育老师,不会因为你是转校生就降低考核标准。反而本土学生抓住新课程的机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突飞猛进,把还在啃老本的留学生远远甩在后面。
看着4S店里那些无人问津的展车,忽然想起小时候玩的抢椅子游戏。音乐停止时总有人找不到座位,现在中国车市的音乐节奏越来越快,椅子却越来越少。那些动作慢的品牌,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每次抢不到座位的总是自己?
你家去年换车的时候,会考虑这些正在退出市场的品牌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