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N7预售将启,技术发布会现场体验全域智能防晕车黑科技
三月初的广州长隆,空气里还带着点春天刚冒头的潮湿和暖意。那天我赶在发布会前一晚到的酒店,电梯里遇到两个穿着东风日产工服的小哥,他们正兴奋地聊着第二天“最家”技术发布会要秀的新玩意儿。听他们说起什么“全域智能防晕车”,还有啥AI大模型、8295P芯片,我这心思就有点飘了:这些词以前只在手机圈、数码圈刷屏,现在汽车也开始卷起新花样。
其实关注新能源这几年,看惯了各种新势力抢镜头,但2月底小米SU7 Ultra上市后,东风日产发那条祝贺微博,让我突然觉得老牌合资也能玩得很有温度。“十二年前是我GT-R,一战成名;十二年后是你SU7 Ultra。”这种惺惺相惜,不光是一句场面话,更像一代人之间用速度和创新对话。这种氛围,在3月1日的技术发布会上又被放大了一遍。
进场的时候,人群涌动,有不少同行都低声讨论着N7首搭的新架构。我蹭在角落看PPT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如果未来我的爸妈坐上电动车,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安心?毕竟自从家里的油车换成纯电,每次堵车时副驾总有人喊晕。这个痛点,被无数家庭吐槽过,但很少有品牌真刀实枪地解决。
直到主持人介绍“全域智能防晕车”那段,全场气氛明显活跃起来。有个媒体老师直接掏出手机拍下演示视频,说回去给老婆看看——他媳妇就是典型的易晕体质,每次试驾都提前吃药。这让我想起自己去年开某品牌纯电SUV跑环城高架,下匝道连续弯加急刹,同事脸色煞白不说,还一直抱怨动能回收太突兀。现在东风日产居然把动力输出、制动系统、悬挂调校联手做了细分优化,把急加速、频繁减速甚至颠簸路面的反应全部覆盖,这确实击中了很多人的软肋。
讲真,这套防晕方案背后的工程故事挺值得扒一扒。据现场研发人员透露,为模拟真实通勤堵车,他们专门请来不同年龄层乘客参与,从早高峰慢行到周末郊游烂路,各种极端情况都没放过。有意思的是,有位60多岁的阿姨本来以为又要犯老毛病,结果体验完下来连连称赞:“比原来油改电舒服多啦!”身边几个媒体同行私下议论,这可能才是真正让用户买单的配置,比那些花哨灯光更接地气。
除了主打舒适性的黑科技,那台即将在4月份开启预售的新车型N7,也引来了不少目光。我混在人群中凑近展台,用手摸了一下它那个云享座舱,中控屏顺滑得跟平板电脑似的。据官方介绍,这是合资阵营率先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平台,加上骁龙8295P芯片和自研NISSAN OS系统,人机交互基本可以做到一句话搞定导航、多媒体甚至空调设置。一位IT出身的小伙伴忍不住感慨:“以后爸妈不会用手机App订餐,也许直接喊‘帮我找附近最好吃的小馆子’就行。”
对于实际养护我还是关心安全性和续航表现。之前身边朋友吐槽某些新势力品牌快充容易掉队,高温低温环境续航缩水严重。但据现场工程师讲解,这次东风日产不仅做到了四针刺多电芯无热蔓延(行业首次),而且针对南北方不同极端天气,都做了专项。在冬季零下十几度环境模拟工况,全温域续航衰减控制得比较理想。而且快充效率提升明显,对于需要频繁跨城通勤的人来说省去了很多焦虑。这一点,在朋友圈一些出租司机群体已经悄悄传开,说以后夜班拉活不用担心半路趴窝了。
再说价格区间,据悉N7预售价定在16~18万元。如果拿同级别合资竞品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它空间尺寸算宽裕,而且配置普及度很高。不少二胎家庭或准备升级座驾的人,对这种既顾及舒适又重视安全的大空间轿车天然有好感。我记得表弟去年换新能源时犹豫再三,就是怕孩子坐久容易闹腾,现在看到类似功能,他第一时间发微信问我要不要一起拼团砍价(笑)。
关于保值率问题,其实大家多少都有疑虑——毕竟新能源市场变化太快。但站在传统厂商多年积累基础之上,比如维修网络密集、配件供应稳定,以及二手残值评估体系成熟,无形中给购入者更多底气。有熟悉行情的小哥提到,目前部分城市置换政策支持力度不错,如果抓住窗口期还能省下一笔置换补贴,用于升级选装包或者买份保险挺划算。
还有个冷知识:此次“GLOCAL模式”强调本土化与全球标准并轨开发,所以部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同时兼容海外标准认证,将来也方便出口其他地区。这对于喜欢折腾DIY或者考虑未来转卖境外市场的人,是个隐形利好。一位常年倒腾进口配件的大叔直言,以后维修难题估计要减少不少,“不怕修不起,就怕买不到”。
临近结束前,会场播放了一段纪录短片,从GT-R纽博格林辉煌,到如今面对小米SU7 Ultra这样的新时代挑战者,两代车型隔空致敬,引发不少观众共鸣。“不是简单PK,而是共同把行业门槛抬高。”旁边一个老司机点评道。他的话让我想到,每一次产业变革,总有人守住初心,也总有人敢于突破桎梏——两者缺一不可。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真正受益的是越来越丰富可靠、有烟火气息的新选择,而不是谁压倒谁的一锤定音式胜负论。
离开展馆时夕阳刚好洒进停车场,我远远望见几辆试装版N7静静停在那里,有工作人员正在擦拭尾灯上的指纹痕迹。不知怎地脑海浮现出小时候第一次跟父亲坐进崭新轿车里的情景,那种对未知旅途既期待又安心的小幸福,好像随着时代轮转,又重新被唤醒。如果哪一天家里的老人、小孩,都能毫无压力地享受每一次出行,大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之家”。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