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有驾

一脚电门下去,车是冲出去了,但9月第一周的新能源市场,动力似乎还有点没完全热起来。刚从8月的末尾冲量潮里出来,大部分品牌就像跑了个百米冲刺后喘着气,交付数据比起前一周明显凉快了些。

不过,台上永远有人唱主角。比亚迪依旧不慌不忙,大概5万多台的交付,稳得像老牌球星的罚球——不亮眼,却不出错。五菱、特斯拉、吉利也都在万辆俱乐部里排排坐,看得出来,市场节奏他们有自己的算盘,能在需求放缓的时段维持多点交付,背后肯定是产能、订单和渠道三条腿一起往前蹬。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有驾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零跑。这家曾经被不少人归到“腰部新势力”的选手,现在月初还能是唯一一个冲进万辆阵营的造车新军。坊间传说,他们上周末单日订了大几千台,热度堪比搞促销的手机品牌。虽然环比有降,但人家已经连续拿了好几周的新势力销量冠军,这不仅是交付,更是订单池里水还很深。

问界的动静也不小。成都车展前后,M8纯电版刚亮相不久就拿到据说过万的大定,紧接着全新M7一开售,短短几小时号称收了十多万订单。到底是消费者被造型、智能座舱打动,还是品牌拉满了营销氛围,不好下定论,但至少他们在新车频出的节奏上很有章法。配合享界S9T这样的高端产品,鸿蒙智行系列整个九月都注定不安分。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有驾

小鹏这边杀了个回马枪,从小米手里抢回了新势力前三的位置。全新P7是他们的底牌之一,外观调性依旧带着那股未来风,改进之后的驾乘体验据说让试过的人多盯了几眼价签。上周新增订单听说也在1万多台往上,小鹏这波反弹不只是跑量,更是在情绪面上给了自家车迷一针鸡血。

小米汽车的“缺的不是单子,是产能”几乎成了车圈共识。有人戏称他们的预约名单都能出一本通讯录了。今年累积锁单据说早就突破了一个夸张的数字,即便9月第一周交付回落些,依旧有潜力靠产能释放轻松回到万辆级。之前8月底那波交付破万的节奏,也说明他们在爬坡期没掉链子。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有驾

理想的走势让老粉有点唏嘘。曾经一周稳稳万辆,如今到了0.6万多台的水平,虽然还能排进前列,但少了当年的气势。大家都盯着即将发布的i6——纯电产品能不能带来转机?这是他们接下来最大的看点。

榜单后半段竞争依旧胶着,多数品牌在5000台上下徘徊。有意思的是,丰田挤进了前二十,这是合资阵营里唯一蹭到热榜的新能源品牌。据猜测,铂智3X功劳很大,这款针对城市通勤的紧凑车型成了丰田在电动化反攻的小尖兵。再加上东风日产N7在终端口碑不错,合资品牌多少算是从被动防守里抬了下头。

有意思的对比来了:新能源车企的月初冷场和爆款车型的火热排队-有驾

但说实话,合资新能源和自主龙头之间的差距,暂时还是肉眼可见。自主玩家的产能释放、渠道下沉和新品切换太快了,你还在等季度升级,人家半个月就把外观、配置、价格都调了一遍。丰田能不能稳住前二十,要看后面两个月它们有多舍得打破既有节奏。

金九银十的车市,就像刚开场的麻将局,牌桌上的老炮和新手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是先立刻胡一把小的,还是憋着攒大番,都得看手里摸到的车和产能。

有车友坐我旁边分析半天,最后憋出一句:“现在看榜就像追剧,剧情反转特别多。”我笑着附和,可心里已经想好了——等礼拜天找机会去店里摸一摸那台铂智3X,顺便看看传说中问界M7的真容。有人说厂方还在暗地里准备一个隐藏功能,据说和座椅有关,不过是真是假,等拆车视频出来咱再八卦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