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原几条街道突然升级为"严管街",违停车辆直接拖走,这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早该这么干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桃园二巷那些地方我常去,路边停满车的景象简直成了城市顽疾。救护车过不去,消防车进不来,行人被迫在车流中穿行——这些画面每天都在上演。交警这次动真格的了,全路段禁停,违者拖走。可问题是,那些被拖走的车主真的活该吗?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停车位才铤而走险的?
我们这座城市啊,汽车保有量蹭蹭往上涨,停车位却像大熊猫一样稀缺。开发商为了多赚钱,地下车库能少建就少建;政府部门规划时,总觉得"将来再说";普通老百姓买辆车,却要天天为停车发愁。这不就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光知道严管,却不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违停。
我认识个住在桃园三巷的老张,每天下班回家要在小区附近转悠半小时找车位。有次他实在找不到位置,把车停在路边,结果第二天就被贴了罚单。"我也知道不对,可我能把车停哪儿去?"老张的无奈道出了多少车主的心声。更讽刺的是,就在他家楼下,有个政府机关的停车场晚上空空荡荡,却挂着"外来车辆禁止入内"的牌子。
说到新建南路可以左转这事儿,看似是个小调整,却反映出交管部门开始学会"实事求是"了。以前那些不合理的禁左规定,让多少司机绕远路、堵在路上?现在终于知道要因地制宜了。可这种改变为什么总是慢半拍?非得等老百姓骂街了才肯改?
单行道设置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府西街现在成了绕行必经之路,早晚高峰堵得水泄不通。我就纳闷了,修路是临时措施,交通组织就不能也临时调整一下吗?那些制定政策的人,是不是从来不在高峰期走这条路?
唐城公路恢复通车当然是好事,但类似的道路施工在我们城市似乎永远没完没了。今天这里挖开,明天那里封闭,整个城市像个大工地。施工周期一拖再拖,围挡一立就是大半年。这些工程的监管去哪儿了?纳税人的钱就这么打水漂?
说到底,城市管理不能总是"以罚代管"。与其天天盯着摄像头拍违停,不如多建几个停车场;与其把路堵死再让司机绕行,不如提前做好交通疏导方案;与其等路烂得不行了才大修,不如做好日常养护。这些道理很难懂吗?
我们总说要把城市建得更美好,可如果连最基本的停车问题、出行问题都解决不好,还谈什么美好?管理者们该醒醒了,别老坐在办公室里制定那些不接地气的政策。多到街上走走,听听老百姓怎么说,看看大家怎么活。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管理就该围着人民转。
当一条条冰冷的禁令背后,能多些人性化的考量;当一个个严管措施出台时,能先解决好配套问题——这样的城市,才配得上"宜居"二字。否则,再多的严管街,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