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

大众最近整了个大活,叫速腾3000万辆臻选款。

听听这名字,3000万辆,臻选,又是限量又是纪念的,感觉不整个纯金车标都对不起这四个字。结果定睛一看配置单,我直接太阳穴一紧,感觉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大众这操作,太不讲究了,属于是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叫3000万辆臻选款?

翻译过来就是:为了纪念我们卖了3000万台车这个光辉岁月,我们决定,在这台新车上,把之前给你们的东西,再一样一样地拿回去。

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具体来说,发动机的安抚奶嘴,也就是那个隔音棉,没了。想体验发动机最原生态的咆哮吗?大众满足你。外后视镜加热和迎宾灯,也没了。下雨天看不清后视镜?那是你的问题。黑灯瞎火找不到车门?多练练盲人摸象,总能摸到的。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内饰更是重量级。挡杆后面的杯架盖,取消。让你的奶茶杯和杂物从此再无隔阂,主打一个坦诚相见。座椅的菱形缝线,变成竖条纹,还取消了打孔。我严重怀疑大众的产品经理去海底捞卧底了,学了一手压缩成本的绝活,每一项都砍在消费者的心巴上,刀法精准,力度惊人。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这一套操作下来,我感觉这已经不是简配了,这是对“汽车”这个概念进行了一次残酷的解构。如果说之前友商降价是把餐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大众这一手,就是把桌子上的蜡烛都给你吹了,顺便还把你吃饭的叉子给掰折了,然后告诉你,为了庆祝你来吃饭,我们决定让你体验一下原始人的快乐。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精神。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拼命,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配置堆得丧心病狂。友商的逻辑是,我用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把你的客户抢过来,咱们刺刀见红。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但大众的逻辑显然已经进入了另一个维度,进入了一种玄学状态。它的核心思路不是“我要赢”,而是“我要证明我还能输得起”。

它好像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看到了吗?哪怕我把车减配成一个带轮子的铁皮盒子,哪怕我把用户体验当成一个笑话,但只要我车头还挂着VW的标,就依然会有人为之买单。

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问题了,这是在考验信仰。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台大众的老司机,心情是复杂的。当年,拥有一台速腾,那在亲戚朋友面前是很有面子的事,代表着德系、高级、稳重。那个时候,大众的品牌光环,就像一层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但现在,这层金钟罩好像被它自己一锤子一锤子地敲出了裂缝。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因为大众根本不在乎这身金钟罩,它甚至觉得有点碍事。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粗暴。大众面对汹涌而来的国产新能源,心态已经爆了。它发现,论技术,自己那些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变速箱,在电机面前就像是蒸汽时代的古董;论智能,车机卡得像是我奶奶家的老式收音机;论服务,那更是提都不要提。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打不过怎么办?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是直接躺倒在地,开始耍无赖。

你降价是吧?我减配。你堆料是吧?我偷料。你把用户当上帝是吧?我把用户当韭菜。它把所有合资品牌心里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大大方方地摆在了台面上。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场荒诞的表演。大众就是那个舞台上最疯癫的演员,它用自残的方式,来嘲讽台下所有正襟危坐的观众。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这就回到了一个终极问题,决定一台车生死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总以为是技术,是参数,是算力。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魔幻。自动驾驶的关键可能不在特斯拉,而在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同样,决定一个品牌生死的,有时候也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种近乎宗教的“玄学”。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座椅硬、做工差,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科技的浪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徽,你跟他说这车性价比低,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同样,现在还愿意买这台“减配纪念版”速腾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那个VW标带来的,残存的、虚无缥缈的“高级感”和“安全感”。这是一种惯性,一种路径依赖。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大众这一波减配,看似愚蠢,实则可能是一种极限拉扯。它就是在赌,赌自己的品牌玄学还能撑多久,赌消费者的信仰还有多坚定。

它把价格维持在那里,然后把配置一点点抽走,就像玩抽积木一样,看哪一根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玩意儿也能叫纪念版?我呸!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我猜,这款车会给出巨大的终端优惠。用一个看似没降的指导价,维护住品牌的最后一点体面;再用一个伤筋动骨的骨折价,完成最后的收割。

大众掀桌子了:技术打不过,就开始拼下限?-有驾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大众选择了在成盒的边缘疯狂蹦迪。

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我是看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