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辆标着212的车,爬坡时翻了,而且A柱严重变形,网上一顿吵。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会是北汽的212吧?毕竟这款车在越野圈有它一席之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差点以为聊的又是北京越野的经典车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北汽集团官方直接声明,涉事车辆跟他们家没有任何关系。就这样一句话,搅得车圈和网友一锅粥。
先说说这212到底是啥东西。很多人误以为212就是北汽的,或者是北京越野旗下的,但其实完全不是。十几年前我还关注过这车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自从北汽那边停产,北京212这个名字就被各种私自组装的副厂车给抢了了地盘。你说奇怪不奇怪?人家汽配城里各种配件一应俱全,别人买一堆零件回家拿着北汽的牌子组装,市场上卖得热火朝天,质量可能还比原厂好呢。(具体质量怎么了我等会儿说)
我有个朋友在汽配城混,他跟我说过:你知道这些‘212’卖得多火吗?就全副厂配件拼成的,能跑能用,关键是价格比北汽那货便宜一半,买的人照样多。这话让我质疑,市场监管去哪儿了?这注册过程怎么过的?每次想到此处,我都感到特别无语。还有人开玩笑跟我讲,这些车拿去翻个山头,A柱变形一点都不稀奇,毕竟质量没正宗北汽的靠谱,我甚至怀疑,连安全配置都玩笑一般。
说起安全,这个A柱变形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像我朋友老修车的修理工说的:现在这些翻新车组装得五花八门,根本没法跟正规研发流程比,那A柱一变形,基本就保命难了。这不是我吓唬人,你试想,正规车企研发一个新车,从底盘设计、碰撞测试、材料选择,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试验,有专门的团队参与,还有大量仿真数据支撑。反观这些副厂组装的212,哪来这么多流程?就跟随便用旧配件拼到一块,差不多得了。这种流水线根本不能保障结构强度。有没有数字?不太确定,但我个人估算这些副厂车的碰撞安全标准,至少比官方产品差30%以上。是我估的,样本比较少。
说到这里我得自我打脸。北汽自家的212老款车,也不是铁打的安全典范。那玩意儿设计年代早,安全标准老旧,能撑下来也算是硬汉车了。曾经我跟一位老北汽工厂的研发工程师聊过,他坦言212那个年代,安全更多靠用户自己脑子,没人能保证翻车时候什么事没发生。所以你说,副厂货比老北汽原厂还差吗,我现在也不那么确定了。市场上那些副厂配件,有些质量反倒不差,事关零件供应链,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某些副厂厂家的材料和工艺反而超出预期。
这还带来了一个思考,车企的供应链到底玩成啥样了?你随便想,车企采购零部件,就像家庭采购做饭。你得找好菜市场买新鲜货,但有时候菜价贵,反正你饭也得吃,就只能买便宜货。那个便宜往往就是各种副厂零件。再往深了看,这背后是一场供需博弈,价格、效率、性能都得平衡,不然交不了车或者成本爆表。副厂零件的存在,其实是市场一个无奈的折衷方案。
顺便提一句,我看过同级别三四款国产越野小车,哪怕是官方出品的,实际表现差别挺大。比如同价位的奔腾X40和哈弗H6,前者通勤和越野表现就拉胯,底盘硬、悬挂调校乱七八糟,改日常驾驶感觉嗖嗖的颠,但师傅卖保险时说:这车其实对安全测试还有些瑕疵,没敢拿正式越野车对比。反倒哈弗H6相对均衡很多,至少碰撞安全和悬挂软硬调节,更像个正规选手。你说大家买车的时候,看个品牌,真的看懂了吗?不一定。
再跑个题,有一次我问一个修车朋友:这副厂配件难不难修?他叹气说:难谈啊,配件参差不齐,像拼乐高,有时候车主出了事故,我都懵,车架都变形到怪异角度,还得摸索解决方案。这让我想到翻车事件,不知道那些受伤的人咋看——买车时多希望有块放心的钢板撑着……
不确定的还有一点,网上有人猜测,这些212牌子的车是哪个山寨厂商自己注册的品牌,借着212这个熟悉名字蒙混过关,收割情怀。没细想过它们到底是怎么拿到上路牌照的,不敢太认真讲。但是,这种套路在汽车圈其实常见,贩卖噱头品牌成了某些地区的灰色生意。也难怪北汽得出来辟谣。
挑点细节,说不定更能说明问题。我刚才翻了翻朋友圈照片,发现一辆212副厂车的引擎盖甚至能直接拆卸,无螺丝钉或塑料卡扣固定,只有几根铁线勉强绑着,光看这细节我都想说,驾乘安全在哪儿?不过也是,那些配件怕是常年从汽配城仓库堆里翻出来的存货,想来库存都快过期了。
算起来,翻车这事,咱花个粗粗心算,像一辆副厂212,保值率估摸着三年内会跌50%以上,远远比正规北汽车低。买车人的坑很多。你说我是不是太较真?可能。但是这种粗制滥造直接攸关性命,不较真不行。
话说回来,既然北汽已经声明没关系,官方能不能梳理个清晰的产品线说明,别让消费者买车时被名称混淆了?一旦买了副厂货爬山翻车伤了人,后续责任怎么认?消费者到底怎么保护自己?
你们买二手或者价格很便宜的212,心里是不是也打鼓?这事儿,感觉不止是车安全,还有一种心安的问题。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