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手机,被丢在副驾驶脚垫下。车窗映出略显疲惫的一张脸——某个周六傍晚,下班的父母、书包滑落至地的孩子、第三排座椅上尚未拆封的快递箱,全部静静地待在一辆被雨水打湿的大众途安里。雨刮器有节奏地弹出,有人隔着玻璃看着这台车,问了句:“怎么,MPV现在都跌到这个价位了?”没人回答,仿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继续——就像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日常,用不着激烈,却滴水不漏地实在。
如果把如今市面上的MPV逐个排查,7座、4连杆独立悬架、8雷达、11万起售、油耗6L多——这几个条件全打勾的,似乎还真只剩下途安这种已被不少人口头上“遗忘”的产品了。市场在喊卷,消费者在守价,大众悄无声息地低头:大家想要的“厚道”,都给了,你还要啥?
理性地说,途安的卖点可以全用一串证据链串起来——七座布局、全车可拆卸折叠座椅、优异的后排独立悬架、油耗经济、丰富的标配。没花里胡哨的大屏空调,也没有会自己开门的高档拉手。途安的第二排是三个可独立调节的“单人座椅”,落到实处是乘坐舒适性和空间灵活性兼得。日常用作实用大五座足够,偶尔装人应急,也不尴尬。屁股后的座椅放倒,能一股脑塞进半个家。这里没巴适的航空头枕,也看不见杯架盖金边,却有细腻“槽点”:后排上下班,赶时间拎包,不存在卡腿。别问为什么你们家小朋友老抢第三排,那不是座椅的问题,是熊孩子的天性。
有人会阴阳怪气问:“要实用,五六万买面包车呗,空间还更大。”诚然,你能在市面上淘来更大更便宜的车,甚至能买一车纯正汽油味。但机械素质——途安的四连杆后悬架和底盘质感,不是五菱神车靠钢板弹簧能攀的高度。说到底,这就像穿西装上班和穿运动裤逛菜市场,本能上想要舒服,也忍不住要点体面。开途安的时候,你感觉不到自己在“将就”。一脚油门下去,动力不是洪水猛兽,却有速效救心丸,该快的时候能快,该慢的时候有韧劲,油耗还低得不像话。1.4T+双离合,成本摆在那儿,和本田CR-V、奥德赛、嘉旅比油耗和操控,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毕竟工程师们也要挣钱养家,至少没在这里偷懒。
当然,那些“厚道”归厚道,该省的还是真省。例如入门版灯光还是卤素,夜驾体验当然不如LED,碰到浪漫点的天气——比如霾表报警,效果嘛,也得用事实说话。全景天窗有了,大屏车机有了,雨量感应雨刷有了,但科技豪华感你就别惦记了。途安的质感,和你用惯的老款诺基亚一样,没有让你着迷的花样,但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倒车雷达多得有点像防盗网,8颗分布前后,每一次“滴滴滴”都在提醒你,有人在给你兜着底。
说到价格,过去16万+的新车,很多人都搪塞一句“有这钱买SUV不香吗”,现在跌到11万出头,你还想和它讲情怀?说实话,内心的克制来自见得多并未见怪。价格战是荒诞的沙场,今天谁降明天谁贴钱,汽车不是理财产品——早买的不一定吃亏,晚买的也不一定赚大发。就像路边卖西瓜,大爷看你可怜给你多送几个,转身告诉下一拨小孩“以后还要来撑场面”。
途安适合什么人?答案挺明确:追求质感、实用为先、不求虚华的人。你真在意开车体验,经常一脚油门一脚刹,不希望每一次过弯都像坐船,不需要电动尾门和会跳舞的氛围灯,也懒得跟人攀比“家里又多了台大屏”。你要的是能把家里三个老人两个孩子全塞进去,有空直接开去宜家抢个货柜,回家油耗别让后台的花呗变红的人。
当然,也有现实的无奈。车无完车,没有哪台实用型MPV不带点职业病。空间有限、保养成本、配置短板、品牌姿态——理性看待,反而松了一口气。要全都面面俱到,那是产品经理被阎王“民主评议”后的产物,现实里很少见。
职业久了,我习惯用“证据链”思维琢磨每台车。途安的优点,放在阳光下看得真切,缺点,在雨夜里也躲不过。望着一台十一二万的合资MPV,心里仿佛有俩声音吵架:一个说,这个价格,是厚道的旗帜;另一个提醒,廉价不能遮盖一切——再高明的遮羞布,总有破绽。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其实像“厚道”二字,答案从不唯一。对车主来说,有没有“面子”有时真不如够不够“用”。你愿意为哪一项妥协,或者能忍受哪一处短板,答案唯有自己最清楚。至于那句老掉牙的理性判断——“你会买吗?”或许留到下个雨夜再说。
毕竟,生活大多时刻,和途安一样,不争不抢,不浮夸,却能安然装下所有需要回家的重量。你会为哪类车买单?你愿意为“厚道”缺点付多少价码?这个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证据。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