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

2023 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前五的斯柯达 Enyaq,在国内月销不足 300 台;全球年交付 86.68 万辆的百年品牌,在华销量较 2018 年巅峰期暴跌超 70%。抖音车圈热议的 “斯柯达悖论”,答案藏在大众集团的战略账本里:这款与大众共享 MQB 平台、同用动力总成的 “技术孪生兄弟”,从未输在技术实力,却被大众的 “廉价定位” 推入深渊。

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有驾
疫情挑战下,斯柯达汽车2020年经营业绩取得亮眼表现

技术无短板:被大众掩盖的 “实力派”

斯柯达的技术基因从未拉胯。作为大众集团第四大品牌,其全系车型与大众共享核心技术:明锐与速腾同搭 1.4T EA211 发动机,柯迪亚克和途观 L 共用 DQ381 变速箱,甚至连车身焊接工艺、安全测试标准都完全一致。欧洲市场的表现更印证其硬实力 ——2023 年 Enyaq 系列在德国、瑞士等国跻身电动车销量前五,累计斩获 14 项 “红点奖” 的设计与工艺,足以比肩豪华品牌。

国内车主的实测更具说服力。北京车主李女士的 2022 款明锐 PRO,6 万公里行驶中动力系统零故障,油耗与同事的速腾相差无几;汽修博主 “机油哥” 拆解对比发现,斯柯达柯珞克的底盘结构与大众探岳完全一致,仅内饰材质略有差异。技术同源性,让斯柯达具备与大众正面对抗的底气,却也成了大众战略博弈的牺牲品。

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有驾
将推enyaq iv coupe等车型 斯柯达电动车型规划曝光

策略三重错:大众亲手制造的 “品牌陷阱”

定位困局:“廉价大众” 的自我矮化

大众为斯柯达设定的 “入门级” 定位,从根源上摧毁了其品牌价值。同配置车型价差 2-3 万元的定价策略,让消费者形成 “斯柯达 = 减配大众” 的认知。网易汽车论坛的调查显示,68% 的潜在用户放弃斯柯达,只因 “开出去没面子”—— 有车主直言:“同样花 15 万,大众标能被认可,斯柯达却被问‘这是什么杂牌’”。这种刻意的品牌区隔,让斯柯达沦为大众收割低端市场的工具,却失去了中端用户的信任。

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有驾
斯柯达enyaq iv渲染图曝光,最大续航可达500km

资源倾斜:被冷落的 “后娘养的”

合资公司对斯柯达的资源投入堪称吝啬。2023 年大众在华营销费用超 80 亿元,斯柯达分得的份额不足 5%,导致新车上市鲜少引发关注。反观欧洲市场,大众为斯柯达量身打造本土化车型,仅印度市场就推出专属车型 Kushaq,推动销量暴涨 108%;而国内斯柯达近三年仅更新 2 款主力车型,产品线陈旧到被消费者调侃 “十年不变样”。经销商网络更显颓势,2024 年斯柯达 4S 店数量较 2018 年减少 60%,许多县城用户想保养都得跨市奔波。

新能源滞后:错失转型窗口期

在电动化浪潮中,大众的战略偏心尤为致命。欧洲市场热销的 Enyaq 系列,在国内上市比大众 ID.4 晚近两年,且未针对中国路况优化续航算法,实际续航比宣传低 20%。抖音车评人 “电驱车志” 实测后吐槽:“同平台的 ID.4 能跑 450 公里,斯柯达 Enyaq 只跑 380 公里,售后还没保障”。反观大众主品牌,凭借先发优势抢占电动化市场,彻底堵死了斯柯达的转型之路。

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有驾
斯柯达enyaq iv vrs官图发布 或2023年上市

市场反噬:“廉价策略” 的双输结局

大众的短视策略最终酿成恶果。斯柯达在华销量从 2018 年的 34.1 万辆跌至 2023 年的不足 10 万辆,失去了抗衡自主品牌的能力;而大众自身也陷入 “内耗”—— 斯柯达的低价形象拉低了集团品牌价值,导致部分用户转向丰田、本田。中欧市场的反差更具讽刺:2023 年斯柯达在欧洲增长 18.5%,在中国却持续下滑,证明只要策略得当,技术优势完全能转化为市场胜势。

当斯柯达 Enyaq 在欧洲公路驰骋时,国内的库存车正以 7 折甩卖。这款手握大众核心技术的 “优等生”,终究成了集团战略失误的牺牲品。斯柯达的困局警示: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市场,品牌定位的矮化比技术短板更致命,而大众亲手制造的 “廉价陷阱”,最终困住了自己的左手。

技术同源却销量腰斩!斯柯达困局:大众的 “廉价策略” 杀死了自己人-有驾
全新斯柯达enyaq iv纯电动车正式亮相,配发光格栅,性能rs版输出达302马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