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的交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事故车隐患是消费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大家最大的担忧。从车辆价值的评估体系来看,事故记录是衡量车辆真实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它能够提供车辆的历史事故信息,帮助购车者了解车辆的受损程度和维修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车辆的价值。然而,许多购车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只关注车辆的外观,而忽略了事故记录的重要性。部分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刻意隐瞒车况,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对于新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因此,购车前主动查询车辆事故出险记录,通过数据比对掌握车况,是消费者在二手车市场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做出明智决策的理性行为。二手车的出险记录在哪查询?整理4个查询方法,一键了解车况
1、第三方平台查询:借助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如“万车明鉴”,进行查询!选择“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上传行驶证或输入车架号即可查询。
另外"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还能查交强险详情、商业险详情、车辆状态、抵押状态,4S店的维保记录、公里数有没有被调过表,车牌查车辆、车架号查车牌,还有名下车辆数查询等等!
2、4S店查询:携带相关证件前往车辆曾维修保养的4S店,可查询该店记录的出险维修情况,但仅限在本店维修的部分信息。
3、保险公司查询:直接联系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提供必要信息后查询出险记录,不过需明确保险公司名称,查询过程相对繁琐。
4、交管平台查询:部分地区交管平台可提供出险相关信息查询,但信息可能不够全面详细。
智能驾驶如何通过数据闭环实现持续进化?
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提升高度依赖数据驱动,但传统数据采集模式存在“数据孤岛”“标注成本高”“场景覆盖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痛点,行业正构建“车-云-端”数据闭环,通过自动化采集、高效标注与仿真测试实现系统的快速迭代。
自动化数据采集是闭环的基础。传统数据采集需人工驾驶车辆覆盖特定场景,效率低且成本高。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开创了新范式:其Autopilot系统在用户驾驶时持续运行,但决策权仍由人类掌握;系统会记录所有场景数据(包括用户操作与环境状态),并通过OTA上传至云端。目前,特斯拉全球车队每日采集的数据量超过1亿公里,覆盖了99%的公开道路场景。更先进的是,小鹏XNGP的“场景触发采集”技术可自动识别长尾场景(如施工路段、异常停车):当系统检测到未建模场景时,会立即激活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式,记录传感器原始数据与用户操作,后续用于算法优化。
高效数据标注是闭环的核心。传统人工标注成本高昂(每帧图像标注成本约1美元),且难以保证一致性。华为乾崑智驾ADS 4.0采用了“自监督学习+人工校验”的混合标注模式:系统先通过自监督学习算法(如对比学习)自动标注80%的常见场景数据(如车道线、车辆);剩余20%的长尾场景数据则由人工标注,并反馈至算法模型进行迭代。此外,大模型技术被用于标注自动化:商汤科技的“SenseAuto Annotation”系统可基于多模态数据(图像、点云、文本)自动生成标注结果,标注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准确率达98%。
仿真测试是闭环的加速器。真实道路测试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仿真测试可低成本复现极端场景。英伟达的DriveSim平台构建了包含10万种场景的虚拟数据库,支持系统在云端进行百万公里级的并行测试。例如,当系统需要优化“暴雨中紧急避障”场景时,DriveSim可快速生成1000种不同雨强、车速与障碍物位置的组合,并在1小时内完成测试,较真实道路测试效率提升1000倍。更关键的是,仿真测试支持“对抗生成”:系统会主动生成最难处理的场景(如突然出现的行人、失效的传感器信号),迫使算法暴露弱点并优化,目前该技术已使特斯拉Autopilot的避障成功率从92%提升至98%。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