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铁暑运收官:旅客发送量近4000万,物资运输超1600万吨

2025年铁路暑运于8月31日落下帷幕,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武铁在62天内共发送旅客3936.46万人次,日均63.5万人次,其中8月16日峰值达75万人次。货物发送方面,完成1661.28万吨,同比增长3.6%。暑运历来是铁路运输的高峰期,今年武铁的表现凸显了其在运能调度和服务优化上的进步。

客流结构以学生、旅游和探亲流为主,武铁客运部门依托12306大数据动态分析,实施“一日一图”策略灵活调整列车开行。加开临客3752列,包括长途直通客车1793列和管内短途1959列。热门方向如贵阳、昆明及省内利川客流增长明显,贵阳增幅20%,利川2%。为应对高峰,武铁还储备了15对夜行列车,随时启动以满足需求。这种数据驱动的运力管理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减少了拥堵现象。

服务品质上,面对银发和儿童旅客增多,武铁推行重点旅客预约和志愿服务机制。据九派新闻报道,襄阳、信阳等车站设置服务岗提供药品和全程陪护,列车配备便民服务包和儿童互动区。广播内容新增时事新闻和旅行常识等特色节目,让旅途更具趣味性。这些细节改进虽小,却显著增强了出行体验,反映了铁路服务的精细化趋势。

客运产品创新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武铁紧盯旅游市场,开通武汉至呼和浩特、日照等新线,组织旅游专列18趟,同比增长157%。利用鄂西清凉资源,推出旅游计次票和夜间高铁,吸引游客前往利川、神农架等地。暑运以来,宜万线6站到达旅客389万人次,利川站创历史纪录,神农架旅游收入增长12.8%。铁路与文旅融合不仅拉动了客运量,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武铁暑运收官:旅客发送量近4000万,物资运输超1600万吨-有驾

货物运输方面,武铁发送民生物资240.4万吨,煤炭331.4万吨,同比增长12.9%。中欧班列开行94趟,增长40%,铁水联运发送货物240.7万吨,增幅32.7%。多式联运和流程优化降低了中转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通讯员王琪表示,浩吉铁路和编组站的疏运能力发挥关键作用,保障了暑期市场供应稳定。

武铁暑运的成功在于其系统化的运营策略和适应性,数据支撑的运力分配避免了资源浪费,服务创新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而客货运输的平衡则体现了铁路在现代物流中的核心地位。尽管成绩显著,但未来仍需关注可持续性,如如何进一步降低能耗和优化网络布局。暑运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运输周期的新起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