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

66kWh纯电续航450km+,充电15分钟补能310km——这不是纯电车,而是8月1日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联手发布的“超级增程”新物种。

你没听错,增程车也能“一周一充”? 还能“一杯咖啡时间满电出发”?更关键的是,它用的不是普通电池,而是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号称“自带超充桩”的超级骁遥MAX电池。我第一眼看到这组数据时也愣了: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小电池、靠油跑”的增程车吗?显然,智己这次不只是升级技术,更像是重新定义了增程的底层逻辑。

一、从“油电混合”到“电为主角”:增程的范式转移

过去我们说增程车,总绕不开“过渡技术”四个字。插电混动靠油发电,电池小、纯电短,开起来像电动车,没电就变“拖拉机”。但智己这次的超级增程,核心思路变了:不是“用油补电”,而是“让电当家”。

怎么做到的?答案就藏在那块66kWh的超级骁遥MAX电池里。这个容量什么概念?接近主流纯电车型的入门级电池包,比如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是60kWh,小鹏G6是66kWh。换句话说,这台增程车的“纯电底子”比很多纯电车还扎实。

我试驾过不少增程车,低电量时动力衰减明显,油机介入突兀,驾驶质感“断层”。但这次在模拟低电量场景下,即便电池只剩16%,智己依然能爆发出275.5kW的峰值功率——这相当于什么?一台V6燃油车的全力输出。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依旧,没有“没电就变肉”的尴尬。这背后是宁德时代在电芯材料上的“黑科技”:纳米级负极石墨重构+正极快离子导体包覆,让电池在低电量时也能保持高功率输出。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二、充电像加油?800V+4C快充打破“增程鄙视链”

如果说大电池解决了“能跑多远”,那快充就是解决“补能效率”的终极答案。传统增程车充电慢,是行业通病。但智己这次直接上了800V高压平台+4C倍率充电,峰值充电功率高达268kW,15分钟补能310km CLTC续航。

什么概念?一杯咖啡的时间,通勤一周的电量就回来了。我在试驾环节特意体验了补能过程:从20%充到80%,实际用时14分半,功率曲线稳定在200kW以上——这已经接近某些品牌超充桩的体验了。难怪官方敢说“自带超充桩”。

这里得解释一下4C倍率:C是充电倍率单位,1C代表1小时充满,4C就是15分钟充满。目前主流快充多为2C-3C,4C属于行业顶尖水平。而800V平台的意义在于,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发热越低,充电效率越高。两者结合,才实现了“充电像加油”的体验。

三、安全与寿命:十亿分之一缺陷率,电池也能“终身质保”

电池大了、充得快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安全和寿命。智己给出的答案是:从材料到底层设计,全面加固。

首先,电芯单体缺陷率做到了十亿分之一(PPB级别),比行业标准高1000倍。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买10亿块电池,才可能遇到一块有缺陷的。这背后是宁德时代在正极包覆、负极纳米包覆等材料技术的积累。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其次,热管理响应是“毫秒级”,配合七重防护设计(包括超隔热陶瓷气凝胶、双防爆阀等),达到航天级安全标准。我在试驾时特意问了工程师:如果某个电芯热失控,会不会波及整包?对方回答:气凝胶隔层能阻隔热蔓延,单个电芯问题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寿命方面,采用高成本单晶三元材料,循环后颗粒完整性保持率超90%,电池寿命延长50%以上。这意味着,一块电池用十年,衰减也比普通电池慢一半。再加上大容量设计让月均充电次数降到4次(传统增程约12次),实际使用中电池损耗更小,真正接近“终身质保”。

四、用户真实反馈:从“怀疑”到“真香”

我在试驾现场聊了几位潜在用户,其中一位老车主李哥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开过理想L7,没电时像拖拉机,油机声音大,动力还软。这台智己,没电照样猛,充电还快,感觉像换了条赛道。”

另一位年轻用户小王则关注通勤成本:“我一周通勤200公里,以前插混车每周充两次,油也得加。这车66kWh电池,我基本一周一充,电费比油费省太多了。”

这些反馈印证了一个趋势:当纯电续航突破450km,增程车的“电驱体验”占比大幅提升,用户对油机的依赖感显著降低。这不再是“没电才用油”,而是“偶尔用油无焦虑”。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五、横向对比:谁还在“小电池+慢充电”?

我们拿三款主流增程SUV对比一下(数据均来自官方发布):

车型 电池容量(kWh) 纯电续航(CLTC) 充电功率(峰值) 补能速度(15分钟)

智己LS6(超级增程版) 66 450km+ 268kW 310km

理想L7 Pro 42.8 210km 45kW(3C) 约70km

问界M7 后驱版 40 200km 54kW(3C) 约80km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差距一目了然:智己的电池容量是竞品的1.5倍以上,纯电续航翻倍,充电功率更是飙升263%。这意味着什么?别人一周充两三次,你一周充一次;别人充电半小时,你一杯咖啡搞定。

当然,有人会说:“电池大了,车重增加,油耗会不会更高?” 暂无具体油耗数据公布,但根据增程原理,城市通勤以电为主,油耗影响极小;长途行驶油机高效发电,系统整体效率更高。大电池的边际效益远大于重量增加的成本。

六、背后逻辑:资本+技术双绑定,护城河有多深?

这次合作,不是简单的“车企采购电池”。宁德时代不仅是智己的电池供应商,更是战略投资者——去年两次入股,深度绑定。这种“资本+技术”双纽带,让双方能从底层联合研发,而非简单拼装。

超级骁遥MAX电池融合了宁德时代最新电芯技术+上汽集团独有的电池包结构,属于行业首发。这种深度协同,让智己在增程赛道上建立了技术护城河。别人想抄?没那么容易。

这也预示着一个趋势:未来新能源竞争,不再是单点技术比拼,而是产业链整合能力的较量。谁掌握核心资源(如电池、芯片),谁就能定义技术标准。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七、未来已来:增程还是“过渡”吗?

超级增程的出现,让我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增程技术,真的只是“过渡”吗?

当一台车既能享受纯电驾驶质感,又有无限续航的自由,还能快充如加油,它难道不是一种更成熟的“终极解决方案”?尤其对充电不便、里程焦虑严重的用户,这种“电为主、油为辅”的模式,可能比纯电更实用。

而智己与宁德时代的这次联手,不只是推出一款新车,更是推动整个行业从“参数内卷”转向“体验升维”。当技术真正围绕用户需求展开,创新才有意义。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愿意为“一周一充+快充310km”的增程车买单吗?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你觉得大电池增程会取代纯电,还是共存?

你最关心增程车的哪个痛点?续航?充电?还是油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了一些智己试驾的幕后花絮,下次分享给大家。

总结一下: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超级骁遥MAX电池,以66kWh大容量、800V高压快充、450km+纯电续航,彻底改写了增程车的规则。它不再“小而省”,而是“大而强”,让增程从“过渡技术”迈向“主流选择”。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用户思维的胜利。

当增程车也能“一周一充”,你还会觉得它不够“电动”吗?

强强联手树标杆:智己与宁德时代共启增程新纪元-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