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

9月9号那条消息我还记得很清楚,奔驰一辆装了固态电池的EQS竟然跑出了1205公里续航,下来还有137公里电量。真挺震惊——普通版EQS续航才774公里,这次足足提升了25%,简单算一算,从北京到上海一趟都能跑完,中间不用一分一秒停电。说句不好听的,我当时还以为数据会吹得大点,毕竟品牌动不动就夸大,但这次测试路线特别挑,又绕过了轮渡和堵车地段,工程师硬是绕远跑了将近1200公里,明显想让这数据更硬核。这点让人对结果刮目相看。(来源:官方新闻+体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天供应链经理跟我说,固态电池的材料处理特别繁琐,像是在做精细糕点,整条链条上的温度、湿度都得精确控制,否则出不了好电池。说白了,电芯撑不撑得住,寿命够不够长,就看这烘焙温度和湿度调得咋样。奔驰这次用的电芯外壳还能智能调节膨胀,类似给蛋糕做了个能自动透气的包装袋,避免烤焦或者饼胀破,这一招挺巧。不是我吹,F1车队的技术人员加持确实带来不少优化,那种处理和调校工艺,没点真功夫怕是上不了台面。

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有驾

说起实操差别,顺便提下大众也在折腾固态电池,但他们用杜卡迪摩托车做测验,你能想象小燃油车和豪华电车放在一起比吗?一个是比拼极限续航和豪华调校,一个是摩托车载着摔打实验。不同路线、不同标准,根本没法放一起一杆秤,这也是为什么奔驰的测试数据更有说服力的原因。你觉得摩托车上的固态技术,能直接搬到豪华电车上用吗?我觉得还得打个问号。

刚说完我得承认,之前我一直怀疑固态电池的耐用性,觉得理论上好是好,量产和寿命难以兼顾。但这次看到奔驰CTO直接喊话颠覆性突破,加上工程师亲身调整,动力上把控如此细致,我有点改观了。不过别误会,我没变水军,这种好消息我也要打点折扣,毕竟量产指日可待也有点夸张,毕竟从实验室走到最终装车,还得过一堆供应链和成本门槛。你觉得现在量产真能解决那些工艺死角吗?

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固态电池太多,实际落地过程到底会遇什么坑,行业暂时闭口不谈。像我认识那个干供应链的朋友,说固态里头很多关键原材料还在抢着用,价格不稳,变动大得吓人。这不就是我们做车的老问题:技术能做出来,市场敢给钱买的,有几家?(体感)

回到本质,固态电池是个大趋势,但中间过渡期,油电混合其实更靠谱。像家里亲戚买的丰田油混版本,日常开车经济省心,充电焦虑完全不用管。相比奔奔驰那电测数据,生活场景差不多像是:跑高速和菜市场买菜,一个追求极端续航,一个追求实用省事。现实中你更需要哪款?这种差别其实反映企业不同定位,也反映供应链难题。你敢说你家亲戚就非得要跑1200公里非充电不可吗?

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有驾

临场小计算一下,假设EQS固态续航1205公里,续航提升25%,电耗没变,那百公里亏电成本降低了大约20%(各种估算,样本很少),这要是普及下来,大家真能省不少钱。问题是,电池成本高,折旧也得摊入。你自己算算,没电费了,电池成本涨了几万,这车到底划不划算?

销售那边说,客户问固态电池啥时候能大面积用,年底、明年自然都有声音,但其实真正稳定可靠的大规模生产,至少还得等三五年。供货不稳定、工艺复杂,这事儿不像手机芯片那样升级,车上用的东西必须经得起10年甚至更久考验。

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有驾

固态电池量产就是个巨大考验,短时间内不突破,厂商还得继续靠油混撑场面。你觉得呢,这种续航神话会不会变成营销噱头?还是说能真正改变我们对电动车的认知?说到这不禁令人期待,但也有点心慌。

最后想说,跑到1200公里后,你还记得那句工程师对我说的么?电池越耐用,保养越像养宠物,不能猛喂快充,也不能丢着不管。同样的电池,怎么用,决定寿命。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用户教育和供应链匹配更难。以后大家买车,除了盯着续航,怎么和电池相处,是不是也得学?这话我说了半天,到底够不够说服力?咱们后面再聊。

奔驰固态电池EQS续航突破1205公里,工艺“黑科技”加持寿命更长,固态电池量产指日可待-有驾

有人最近试驾体验过固态电池相关车型没?感受到底怎么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