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

新势力格局大变

8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熟悉的模样了。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量,第一次登上了新势力品牌的榜首,而理想汽车则掉出了前三名;小鹏和蔚来都创下了历史新高,鸿蒙智行更是把40万以上的SUV市场干成了销量冠军。

另一边,自主品牌也加速了步伐。比亚迪还是稳坐头部位置,但跟以前不一样了,它现在讲的故事不只是“卖得多”,而是“技术强”、“价值高”。吉利、奇瑞、长安、长城这些品牌也在拼命往前冲。现在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6%,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市场已经被新能源车主导了。以前大家只看销量,现在开始比的是“价值提升”和“全球化布局”。

整个格局真的变了,不管是新势力还是自主品牌,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势力的主角也换了

零跑这次上位,可以说是8月最大的意外。以前大家都觉得它是“黑马”,但现在它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5万辆,直接坐上了新势力的第一把交椅。而且上半年还实现了盈利,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个真正把商业模式跑通的新势力品牌。零跑的打法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靠规模,把产品放在最主流的价格区间,看起来不复杂,但效果很明显。

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有驾

鸿蒙智行与新势力崛起

鸿蒙智行走的是不一样的路子。8月份交付了44579辆车,平均成交价38万,问界系列直接在40到50万这个价位的SUV里卖得最好。现在新能源车已经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高价车不再是合资和豪华品牌的专属地盘了。华为的品牌影响力,让鸿蒙智行证明了,新势力也能做高端车,而且还能卖得很多。

小鹏和蔚来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小鹏8月份交付了37709辆,同比上涨了169%,创下了历史新高。他们换代的P7车型,只用了7分钟就拿到了一万个订单,这背后是产品定位更精准,还有渠道下沉的结果。

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有驾

新势力格局变化

蔚来8月份交付了31305辆新车,同比增长了55.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乐道L90这个月销量破万,是目前新势力品牌中最快达到这个成绩的车型。这说明蔚来的多品牌战略真的开始发挥作用,用户群体也突破了原来的圈层。

小米这边表现也很稳,8月份交付量超过了3万辆,这是他们第二次实现单月交付量突破3万。虽然产品线不多,但靠着生态链和快速开店,小米汽车还是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不过理想就有点掉队了,8月份交付了28529辆,是除春节以外今年最低的一次。看来没有新品支撑,理想的爆款效应正在慢慢减弱。

三年前大家还在担心“谁能在新势力中活下来”,现在问题变成了“谁能稳定赚钱”。零跑上位、鸿蒙冲高、小鹏和蔚来翻盘,这些变化让整个新势力的格局彻底变了样。

自主品牌也开始比拼价值

如果说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排名的更替,那么自主品牌的变化则体现在“价值升级”上。

比亚迪8月份卖了371501辆,依然稳居第一。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出口表现。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前七个月海外销量达到了5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0%。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国家,比亚迪已经登顶当地销量榜首。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趋于稳定后,比亚迪的重心正迅速转向全球市场。

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有驾

吉利奇瑞长安销量增长

吉利这次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8月份一共交付了25.02万辆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特别是新能源车卖了14万辆,纯电和插混都几乎翻了一倍,说明吉利的“双擎战略”真的跑通了,既能把规模做起来,又能提升整体价值。

奇瑞也不甘示弱,交付了24.27万辆,同比增长14.6%。新能源车销量是7.12万辆,同比大增53.1%。而且出口量又创新高,看来奇瑞已经不只是“出口型”车企了,现在在新能源领域也全面突破,开始在海外打出自己的品牌和规模。

长安这边,8月销量是23.3万辆,同比增长25%。新能源车卖了8.8万辆,增长80%,海外销量也有5.6万辆,增长23%。新能源和海外市场成了长安的“双驱动”,让它的增长路径越来越清晰了。

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有驾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长城汽车同样亮点不少,8月份卖了11.56万辆,同比增长22.3%,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75万辆,靠着产品差异化保持了稳定增长。

自主品牌现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再只追求销量数字,而是更看重品牌价值。从比亚迪的出口布局,到吉利的混动技术,再到奇瑞的全球化战略和长安的双轮驱动,大家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中国车企开始有了自己的定价权。

比亚迪:真正的“研发之王”

在自主品牌集体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比亚迪的研发实力特别突出,值得单独拿出来讲一讲。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各项核心数据都创下了新高。而研发投入更是高达308.8亿元,同比增长53%,几乎是同期净利润的两倍。这说明,比亚迪正在用真金白银投入研发,持续打造自己的技术壁垒。

八月车市格局巨变!新风向已现-有驾

研发投入领先行业

这个数字可真不简单,不仅远远甩开了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都快赶上吉利、长城、理想和小鹏这四个品牌在同期的研发投入总和了。比亚迪早就把“研发投入比利润还高”当成了一种常态。从2011年到2024年这14年里,有13年它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累计投入已经超过了2100亿元。

这么大的投入,当然也带来了技术上的大爆发。什么“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等,这些听起来就很牛的成果一个接一个地落地了。

今年7月,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接近L4级别的智能泊车功能,还在中国市场承诺“安全兜底”。这些研发成果很快转化成了销量上的优势。“全民智驾”战略发布才半年,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销量就已经突破了120万辆,直接让比亚迪坐上了国内智能驾驶车型销量的第一把交椅。

在专利方面,中汽信科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混动和纯电三大技术领域的专利授权量榜单上,比亚迪全都排在了中国第一的位置。

换句话说,比亚迪不只是销量上的冠军,它在研发能力和专利壁垒上也牢牢掌握了主动权。现在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只是拼销量了,而是比拼真正的技术实力。比亚迪坐稳了“研发之王”的位置,这让整个行业的竞争逻辑真正发生了变化。

不过,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呢。乘联会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大约是19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6.7%。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市场已经被新能源车占据,这已经不是未来的趋势,而是现在的现实了。

新能源车市新格局

特斯拉8月份在中国卖出了83192辆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不过比上个月增长了22%。可以看出,合资品牌现在有点“失宠”了。相比之下,中国的新势力品牌和自主品牌表现得更抢眼,已经能撑起整个市场。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新能源车占一半市场的背景下,谁能真正脱颖而出?

从盈利能力来看,零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小鹏、蔚来、小米这些品牌也得赶紧跟上。毕竟爆款车可以短时间内火一把,但能不能盈利,才是决定你到底能走多远的关键。

在国际化方面,奇瑞和比亚迪已经跑得挺快了,吉利和长安也在加速追赶。国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海外市场将成为下一个关键战场。

在高端市场方面,鸿蒙智行打开了40万以上的市场,小鹏和蔚来则通过智能化来切入。谁能把高端市场变成稳定的销量,谁就能拿到更高的利润。

新能源车销量过半,意味着真正的“下半场”开始了。市场开始分化,这不是坏事,反而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新势力不再靠讲故事,自主品牌也不再靠低价,竞争逻辑已经彻底变了。

8月份的车市格局变化明显:零跑登顶,理想退居二线,小鹏和蔚来迎来翻盘,自主品牌集体提速。这些都说明,中国车市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接下来的悬念是:谁能把爆款变成持续热销?谁能把规模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谁又能更快地抢占全球市场?

虽然格局已经变了,但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