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个品牌血拼中国电车市场,德国巨头怒斥:全疯了!
你见过什么叫“过度热闹”吗?走进中国电动车展厅,130个品牌争奇斗艳,如同一锅烧开的卤味,仅靠气味就能让香肠厂老板流泪。德国大众中国CEO贝瑞德,面对一份堆满Logo的销量报表,直接拍了桌子:“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失去理性了!”这番直白,如一盆凉水泼进油锅,整个行业哗然。毕竟,130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欧洲全体车企加起来都没这么多。你说不疯,谁信?
但热闹的表象下,满地鸡毛。你以为销量火爆,实际上多数车是“空转”。上海某哪吒门店后仓,几百辆打着“已售”标签的电车,落满灰尘。销售经理老张苦笑:厂家压任务,必须自掏腰包炒销量,不然返点一分都别想要。根据路透社披露,哪吒有5成销量其实是报表上的幻影。至于厦门市场,则更加荒诞:一个月的极氪新车上牌量暴涨到过去14倍,简直等于十台里必有一辆“从天而降”,实际流转却寥寥。
说到底,电车价格战比春运买票还难。“卖一台亏两万,停产就融不到资!”某新势力高管说。行业平均利润已低到连丰田单车赚的零头都不如。用户高呼“电比油低”,背地里不仅续航成谜、电池衰减令人发指,还有不厚道的厂商偷工减料、低配高卖。里外全是套路。
但不是所有人都跟着疯。大众选择“冷暴力”应对。贝瑞德宣称:“绝不会拿燃油车利润来补贴电动车价格!”当然,底气是去年在华44亿欧元的真金白银。有了钱,大众破釜沉舟:合肥中心投入25亿欧元、开发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高端电子架构(代码超千万行);研发周期直接砍半,实现“中国速度”;和小鹏牵手攻克智驾,德国的严谨与中国IT的敏捷联合;最惊人的是反向输出——南京工厂生产的电动帕萨特不仅供内销,还要出口到中东、东南亚。不追某些品牌的花活,而是踏踏实实打基础、走全球路线。
市场折腾到了极致,监管总要亮剑。国务院已盯上了“零公里二手车”的数据造假,要求登记半年内不得转售,掐断虚假销量的气管。工信部也在酝酿新规,试图堵上造假的后门。行业自净,离“全民过山车”降温不远了。
真正的较量,其实早在技术底层展开。某些车企沉迷“屏幕麻将”,长安却在-30℃极寒下搞出快充电池,还出口专利给外国人。岚图研发出行业最强680N·m扭矩的轴磁电机;而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半年增长了75%。这些真功夫,才是征服全球的王道。
风暴眼里的大众,正把合肥工厂新下线ID.7,装备上中德合研的L3智能驾驶系统。贝瑞德之“炮轰”,像在高速肉搏中忽然亮出一把冰冷的解剖刀。中国的电动车再怎么狂欢,逃不过价格泡沫与数据造假的暴风雨。未来,监管必然趋严,全球贸易壁垒高筑,表面繁荣终将消退。
中国电车产量占全球七成,这本是传奇。但宁德时代曾毓群已提醒:满天星光,也可能被虚火烧成一地尘埃。毁掉电动车市场最有效的武器,不是外敌,而是内耗。如果德国人都学会中国速度,本土品牌还要在无底线价格战里自嗨,真的就该让全球观众笑掉大牙了。谁能在洗牌后活下来?靠的只有真技术、硬实力,而不是无限内卷与虚假繁荣。
理性尚存,才有未来。中国电车产业,是时候醒一醒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