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

如果说中国人有什么被反复修炼出的超能力,那一定是“满足两难”。既想拥有诗意远方的随意驰骋,又要城市日常的停车噩梦不是噩梦。于是乎,广大中产露营爱好者,便成了极限拉扯自己的那类少数派。特别是在经历了野奢露营被社交网络持续围观、都市地库高度一刀切后,他们的最大想象,就是那辆既能下地库又能爬山涉水的“全能型房车”。理想之光就在前两天成都悄然亮起:驿舟先锋官V升顶宿营车宣布将在今年9月的房车展亮相,瞬间点燃了圈内和朋友圈。

这台2米18高、售价18.98万、配备2.0T柴油机、内带升顶结构的新能源露营车,被厂家自己包装成了可以“自由出行+城市通勤”两不误的神器。乍听之下,像极了中产阶层心中那个“鱼和熊掌且可兼得”的终极幻想。仔细分析,在国产房车界,这样直接对标传统B型房车空间,试图颠覆过往“进地库就别想站起来”的物理定律,不得不说颇有几分理想主义。

很多人关注的,首先当然是那个电动升顶结构。这玩意表面上看仅仅是个空间上的小创新,实则起到整个房车行业提升“空间幸福感”的决定性作用。毕竟,野外呼吸到自由空气之前,往往要忍受B型车顶在脑瓜上的压迫——一个蹲着做饭、哈着腰洗漱的体验感,谁用谁知道。2.0米净高展开“一键起飞”,空间感立马大变。升顶吸粉只是表象,打破空间压抑才是最大卖点。只是,去年的“某品牌展车升顶后漏水”盛事还历历在目,国产升顶房车的密封问题,至今如影随形。不怕没想法,就怕降雨硬考验。结构设计帅气归帅气,实际工艺能不能让用户在户外冒雨时不至于变成“落汤鸡”,考验整个团队的基本功。

底盘则是另一个话题重心。重汽牌的全地形底盘,保障20厘米离地间隙,说是能大摇大摆跑318川藏线,也未尝不可。2.0T柴油动力,拉满了“高原适应 性”,面对一路上水坑、搓板路,也能还你一份四平八稳的底气。想象一下,一家四口行驶在高原旷野,停车即是家,天南海北皆为营地,这样的梦想,18.98万在房车圈聊不上高端,但讲真,性价比真不赖——比起动辄四五十万的欧美进口房车,简直有种“人民的升顶”即视感。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当然,没逻辑的“性价比”只是营销上的叙事,具体配置也得静下心来一条一条校验。比如标配5度电池,看似能应付日常照明、驻车空调、生活用电,问题其实就藏在细节里。熟悉房车的都知道,一台驻车空调和电磁炉同时开,2-3小时内能消灭你大半电量。四个人在野外住两晚,电不够用可真愁人。厂家标配了400W的太阳能板作补充,说是能解决续航焦虑,但心里明白的人一拍大腿:但凡遇到接连多云或在高原极寒天窗,太阳能也未必顶用。此处省略无数“老司机”内心的冷笑。再说回20万内的预算买四驱大车,各种加装项目一来,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预算,还得学会自我安慰:“花钱买自由,别和钱包过不去。”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想买或者等着看新车的朋友,最该做的或许不是被各种“X里程”、“X度电”等技术参数晃瞎了眼,而该穿厚点衣服,赶9月成都房车展去抠底盘、问密封、敲外壳。网友们甚至早已在论坛发起呼吁:展车静态摆拍没用,重点看升顶机构的实际密封工艺,试试看升降大雨环境中是否渗水。还有后悬架到底能不能抗住恶劣路段、是否真掏得起家用越野的担当,都得实测实说。毕竟,去年某展车“升顶漏水现场”的热搜还在,“中产自由梦”不能总靠营销PPT撑着。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驿舟升顶宿营车亮相,空间升级,密封续航引关注-有驾

总结来看,这台驿舟先锋官V升顶宿营车,为无数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的露营党,提供了新的想象原型。它不过是当前社会普通人的缩影:既要生活的诗和远方,也要城市空间的苟且——想在现代秩序和原始自由之外玩点不一样的。至于这车到底有没有做好鱼和熊掌兼得的工作,还得等第一批“勇士”交完智商税后,坐下来慢慢品评。至于今年9月,成都房车展的朋友圈可能已经提前剧透:“谁家升顶车能躲过大雨,谁就成就下一个中产自由神话。”一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撞,又将由此上演。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