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考驾照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学开大货车的A2驾照,这不仅仅是一本证,更可能是一个家庭未来的饭碗和希望。
大家花钱、花时间,就是盼着能早日学成拿证,开始新的生活。
可是,最近在昆明晋宁的一乘驾校,几十名学员就遇到了这么一件让人堵心又无奈的事:钱交了,车练了,眼瞅着就要考试拿证了,驾校却突然“不教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得从学员周先生说起。
今年八月份,周先生花了八千五百块钱,到一乘驾校报名学习A2驾照。
他学习很投入,练了十多天,感觉车感越来越好,科目二的考试也顺利预约上了。
按照这个进度,他盘算着九月下旬就能拿到驾照。
为了这份事业,他不仅平时要上班挤时间来练车,甚至已经提前买好了自己的大货车,还雇了位司机先跑着业务,就等着自己拿到证后亲自上阵。
可就在这充满希望的节骨眼上,他却接到了教练的通知,让他暂时不要来练车了。
周先生赶到驾校的训练场一看,心当场就凉了半截。
往日里引擎轰鸣、人声鼎沸的练车场,此刻变得异常安静,一排排的教练车整整齐齐地停在原地,纹丝不动。
马上就要考试了,可现在连专门用于考试的车辆都摸不着,更别提熟悉车况和考试的注意事项了。
这对于一个即将上“战场”的考生来说,无异于枪都没发,就直接被推上了前线。
拿证的日期从指日可待变成了遥遥无期,而他那边,自己买的车每天雇人开着,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往外流,这让他心急如焚。
和周先生有同样遭遇的学员还有很多。
大家聚在训练场上,个个都是一脸愁容。
有的学员进度快一些,科目二已经通过,正准备冲刺科目三,结果前几天挂了一次,本来约好了补考,现在也被迫取消了预约,什么时候能再考,成了一个未知数。
学员们的情绪都很激动,他们的想法其实很朴素也很直接:我们是把钱交给了“一乘驾校”这个机构,我们信任的是这个牌子。
至于驾校和教练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那是你们内部的事情。
现在我们作为消费者,权利受到了损害,驾校就必须负责。
要么赶紧给我们换教练,保证我们能继续学习和考试;要么就给个明确的说法,把问题解决了。
现在这样把学员晾在一边,算怎么回事呢?
那么,为什么教练们会集体“罢工”呢?
当记者找到聚集在场边的教练们时,才发现他们也是一肚子的苦水,他们并非有意为难学员,而是自己也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一位在驾校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教练无奈地表示,他们不带领学员继续练车,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驾校长期拖欠他们的工资。
据教练们反映,驾校拖欠工资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后来连劳动合同都被单方面取消,社保也给断缴了。
这意味着,这群教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是在“无偿劳动”,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失去了。
据了解,仅大车训练场的教练就有十九名,每个人被拖欠的薪资数额从四万多到七八万不等。
对于任何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成年人来说,长达一年没有稳定收入,这都是难以承受的重压。
他们也曾相信过驾校的承诺,也曾为了对学员负责而苦苦坚持,但日复一日的失望,最终耗尽了他们所有的耐心和情分。
一位教练满怀愧疚地说,他们觉得非常对不起这些学员,很多人都是冲着“一乘驾校”这个老品牌来的,是出于一份信任,但他们作为教练,真的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学员和教练,本应是教学关系的两方,如今却双双成了受害者。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驾校方面,又是什么态度呢?
记者尝试联系驾校公示栏上的一位李姓负责人,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后来,记者又联系上了一位自称是负责代管相关工作的员工。
对于目前学员无法练车、教练没有工资的困境,这位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个听起来很官方的答复。
他首先承诺,下周就能恢复正常训练,让学员有车可练。
接着,对于教练们的薪资问题,他表示会提供相应的途径帮助解决,无论是通过法律诉讼还是其他方式,都会有解决办法。
然而,这样的回复却难以让人信服。
首先,“下周恢复”听起来像是一个为了稳住局面的空头支票。
在没有解决教练欠薪这个根本问题之前,如何能保证教练们会回来工作?
难道是临时找一批新教练吗?
其次,所谓“提供途径帮助解决”,听起来更像是驾校在推卸直接责任,言下之意似乎是让教练们自己去走法律程序。
而对于问题拖延已久的原因,他给出的解释是“眼下时间太紧,确实没办法”,这个理由对于一个持续了一年的欠薪问题来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整件事情看下来,其实是一个很清晰的责任链条断裂的问题。
学员把钱交给驾校,与驾校形成了消费合同关系,驾校有义务提供完整的培训服务。
驾校雇佣教练,与教练形成了劳动合同关系,驾校有义务支付报酬和提供保障。
现在,作为中间环节的驾校,既没有履行对员工的义务,也因此导致了无法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
这就像一个链条,中间最关键的一环断了,整个链条也就瘫痪了。
在这场风波里,学员和教练都是受害者,而根本的责任,无疑在于驾校的经营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
一个连员工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的企业,其运营状况可想而知,它对消费者做出的任何承诺,其可信度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件事也给所有消费者提了个醒,选择服务时,一个企业的信誉和其对待员工的态度,或许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侧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