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不如十万国产车,特斯拉凭什么还敢卖三十万?

特斯拉最近干了件大事儿,在美国悄悄咪咪地上了一个所谓的“廉价版”Model Y。

我跟你讲,这事儿的荒诞程度,堪比一个天天喊着要减肥的胖子,最后宣布自己的减肥方案是——换个小号的碗吃饭,但饭量一粒都不能少。

这不叫廉价,这叫行为艺术。或者说,马斯克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他觉得买特斯拉的人,都是来修仙的,肉体凡胎的享受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与品牌的共鸣,是灵魂上和硅谷钢铁侠的同频。

先看这波操作有多“不务正业”。

新出的“Standard”版,翻译过来叫“标准版”,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毛坯版”或者“自虐版”。价格呢,Model Y便宜了5500美元,Model 3便宜了5000美元,听着好像是打骨折了,对吧?但你看看这刀法,每一刀都精准地砍在了用户的尊严上。

外观给你换个小轮毂,整个车的气场瞬间从“都市精英”变成“村口二狗”。内饰更是重量级,氛围灯?没了。电动方向盘调节?没了,请您亲自上手,感受原始的机械之美,主打一个复古。座椅通风加热?做梦。直接给你换成织物的,夏天烫屁股,冬天冰裤裆,突出一个众生平等,四季轮回。

配置不如十万国产车,特斯拉凭什么还敢卖三十万?-有驾

最离谱的是,扬声器给你缩到7个。7个是什么概念?这已经不是音响系统了,这是个通知系统,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告诉你“您的车辆已启动”,或者在你撞车的时候给你放个哀乐。讲真,我那台用了八年的破电脑,外接的JBL音响效果都比这个强。

这哪里是减配?这根本就是一场大型的、有预谋的“消费降级”社会实验。特斯拉好像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朋友,你穷,我们知道你穷,但我们依然给你一个触摸梦想的机会。虽然这个梦想有点扎手,有点硌屁股,但它毕竟是个特斯拉,对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去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点了一份最便宜的“体验套餐”。然后服务员端上来一碗白米饭,告诉你:“先生,请品尝,这就是我们餐厅的灵魂——米。至于菜,那是给付费用户的。您可以通过想象,来感受鱼子酱和鹅肝在舌尖爆炸的快感。”

就问你666不666?

这套打法的核心,源自于一种【品牌玄学】。

在汽车圈,有几个品牌就是纯纯的玄学集合体,奔驰是一个,苹果算半个,特斯拉是集大成者。买这些品牌的人,你跟他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他们的决策逻辑,早就超越了产品本身,进入了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层面。

“我买的是特斯拉”,这句话背后包含了太多东西:科技、未来、环保、马斯克本人的光环,以及最重要的——“我和你们不一样”的身份认同。

所以,特斯拉敢把一个配置连十万块国产车都不如的工业产品,卖到将近30万人民币的价格。因为它卖的根本就不是车,而是一个“特斯拉车主”的资格证。你买的不是座椅,而是一个进入特定圈层的门票。

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PUA。它让你觉得,不是车不够好,而是你自己修为不够,不懂得欣赏这种“极简”的美学。是你自己太俗气,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蒙蔽了双眼。

真正的信徒,应该像苦行僧一样,在粗布麻衣中感受大道的存在。织物座椅怎么了?手动调节怎么了?这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当你能在一台没有后排娱乐屏、没有氛围灯、听着收音机音质的特斯拉里,感受到人车合一的快感时,你就“悟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马斯克可能根本没想那么复杂,他就是觉得,韭菜嘛,换个姿势割,总能割出新花样。

而这背后,是更深一层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大家要明白,现在的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之前有7500美元的补贴,大家还能假装体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补贴没了,相当于国家把桌子上的菜给端走了。

怎么办?

传统的车企想的是,要不我们自己凑点钱,再做一桌菜?或者研究一下怎么用更少的钱做出差不多的菜?

但马斯克这位雷电法王的思路是: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我不玩了。我不跟你们卷配置,不跟你们卷舒适。我就把最核心的东西——三电系统和FSD的硬件给你,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办。这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设定,我给你一本绝世功法的心法总纲,但你不出力、不氪金,你就只能练个金钟罩铁布衫,天天挨打。想要飞天遁地?可以,加钱。

这一招极其毒辣。因为它直接重塑了游戏规则。它把一辆车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可以移动的智能终端平台(特斯拉本身),另一个是附加的舒适性消费品(各种配置)。

它在教育市场:你们以前买车,买的是沙发、是冰箱、是彩电。而我,卖的是一台装着轮子的iPhone。你买iPhone会在意它送不送你手机壳和贴膜吗?不会。你只会在意它的系统和生态。

这就是降维打击。当所有同行还在纠结座椅用Nappa还是Alcantara的时候,特斯拉直接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只有硬板凳,爱坐不坐。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短暂拥有过特斯拉的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那车的内饰,简约到让我一度怀疑人生。每次开车,都像是在一个毛坯房里开会,除了中间那块大屏幕,四周空空如也,仿佛时刻在提醒我,要断舍离,要放下对物质的执念。

看着这个织物座椅,我就想起了我大学时候的那个破沙发,上面还有泡面的汤渍。

现在这个“毛含坯量”高达99%的标准版,更是把这种“精神打压”做到了极致。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觉得自己的降维打击弱爆了。

但你不得不服。这事儿,就是能成。

因为特斯拉的【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玩得太明白了。它知道,大部分用户根本不懂什么是800V,什么是碳化硅,什么是激光雷达。但他们知道马斯克要上火星。这种宏大叙事,足以掩盖一切产品层面的粗糙。

这就好比自动驾驶,你以为关键在特斯拉的算法和算力?错了,关键在“老头乐”。只要马路上还有一个不讲道理的老大爷,能用鬼魅的走位和躺下的速度,让一切AI算法瞬间变成一串乱码,那所谓的L3、L4就都是笑话。

特斯拉的逻辑也是一样。它不去卷那些用户能直观感受到,但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比如座椅。它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FSD这个“未来”上。

所以,这台“廉价版”特斯拉,本质上是一个期货。你花3万多美元,买的不是现在,而是一个通往未来的可能性。虽然这个未来可能永远不会来,或者来了也和你没关系,但它给了你一个念想。

配置不如十万国产车,特斯拉凭什么还敢卖三十万?-有驾

所以你说这车廉价吗?

价格上,它好像确实便宜了。但从你付出的“机会成本”来看,它简直贵到天上去了。用同样的钱,你可以买到一台装修豪华、配置拉满、坐着舒服开着也舒服的国产新能源。但你得不到那个“T”字标,也得不到那个“与马斯克改变世界”的幻觉。

配置不如十万国产车,特斯拉凭什么还敢卖三十万?-有驾

这笔账,到底怎么算?

这就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信仰问题。

所以,这车卖的不是车,卖的是一个让你有机会给马斯克打钱的资格。你买的不是产品,是信仰充值卡。懂了吗?不懂就对了,因为这事儿本来就TM不讲道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