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浪潮中,北汽蓝谷的五年发展轨迹如同一艘经历风浪的巨轮。尽管外界常以“五年亏损近300亿”类比一艘航母的造价,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却揭示出截然不同的故事:营收同比暴涨154.38%至95.17亿元,销量激增139.73%突破6.7万辆,现金流更是由负转正达到22.49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静水深流的战略变革正在悄然重塑这家老牌新能源车企的未来。

一、双品牌战略:差异化定位打开增长空间

北汽蓝谷的复苏引擎由两大品牌共同驱动:

1. 极狐品牌:大众市场销量担当

通过精准的“场景化造车”理念,极狐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量5.55万辆,同比飙升211.06%。其成功关键在于产品矩阵的精细布局: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 阿尔法T5/T6纯电SUV瞄准年轻家庭用户,起售价下探至15万级

- 亲子专属车型“考拉”开辟13万级宝妈车细分市场

- 新款A0级纯电车型T1于8月量产,剑指月销3万辆的微型车蓝海

2. 享界品牌:华为赋能的高端突破

作为北汽与华为智选模式深度合作的结晶,享界品牌展现了惊人的溢价能力: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 首款豪华轿车S9增程版上市后迅速登顶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 6月单月交付量达4154辆,环比暴增94.7%

- 即将上市的旅行车S9T将形成“轿车+旅行车”双产品线

为强化合作效能,北汽内部成立专属的“享界事业部”,研发资金优先保障,华为更调任问界产品总监彭磊主导产品开发。这种深度捆绑模式,与赛力斯问界的成功路径异曲同工。

---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二、技术护城河:300亿投入构筑核心竞争力

持续的研发投入正转化为技术优势:

- 智能驾驶领先:成为工信部L3上路通行试点企业,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实现量产

- 平台架构升级:北极星数字化平台融合奔驰MRA后驱平台基因,达尔文2.0技术提升三电效能

- 补能网络扩张:建成140座专属充电站,接入超100万根公共充电桩,覆盖330+城市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2.94%,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这种对技术的执着,为产品迭代储备了充足弹药。

三、战略转型:三箭齐发扭亏为盈

1. 产品多元化破局

- 增程技术落地:极狐规划多款增程车型,打破纯电依赖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 价格带全覆盖:产品线从11万级极狐到40万级享界无缝衔接

2. 渠道深度优化

- 享界专网用户中心年内扩建至数十家,聚焦1-3线城市

- 极狐一级门店达370家,服务体系覆盖188城

3. 全球化布局加速

北汽蓝谷5年亏损295亿,复苏之路道阻且长-有驾

极狐品牌启动欧洲市场拓展计划,将中国智能电动车技术输出海外

四、财务曙光:关键指标印证转型成效

尽管上半年仍亏损23.08亿元,但同比减亏2.63亿元,毛利率从-10.98%收窄至-5.47%。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的大幅改善:从去年同期-20.57亿元跃升至+22.49亿元,增幅达209.4%。天风证券研报预测,公司将在2027年实现净利润9.18亿元,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80%。

结语:复苏之路的加速度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北汽蓝谷的转型故事恰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缩影。通过极狐与享界的双品牌协同、华为智选模式的深度赋能、以及增程与纯电的双技术路线,这家曾连续七年蝉联纯电销冠的企业,正以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以渠道革新贴近用户需求。

随着享界S9T旅行车开启预订、极狐T1进军微型车市场,新产品周期带来的规模效应或将加速盈利拐点的到来。在新能源汽车的马拉松赛道上,北汽蓝谷已重新调整呼吸节奏,其战略定力与技术沉淀,正在为下半程的冲刺蓄积磅礴动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