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

上个月陪老张跑了趟北京到西安,这1200公里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他那台小鹏X9超级增程版充电就充了3次,每次也就十来分钟的事儿,我们抽根烟上个厕所的功夫就好了。倒是旁边加油区排着长队,有几个车主看着我们这边充电桩空空荡荡的,眼神里写满了不服气。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有驾

说起增程这玩意儿,前两年懂行的人还在观望,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尤其最近这波新车,电池动不动就六七十度,纯电能跑四五百公里,这数字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像昊铂HL那60度电的块头,上海到杭州来回一趟,中间充一次就够了。关键是那个5C超充,10分钟能跑200多公里,比你去便利店买瓶水的时间长不了多少。

老司机都明白,买车这事儿得看实际工况。市区代步纯电模式就行,周末带家人出趟远门也不用提心吊胆找充电桩。星纪元ES那套系统挺有意思,京沪高速实测百公里才2.68升油,这油耗数字搁以前只有小排量轿车能做到。它那个1.5T增程器热效率做到了41%,发动机该出力的时候出力,不该转的时候就歇着,这才是正经的省油门道。

最近去4S店转悠,销售跟我聊起一个细节——冬天续航缩水的问题。北方车主最怕这个,零下十几度电池性能直接打骨折。但小鹏那个增程版在哈尔滨测出来,纯电续航只掉了28%左右,这表现在行业里算稳的。毕竟有增程器兜底,就算电池不给力,油还能顶上,不至于半路趴窝。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有驾

价格这块也有些变化。智己LS6增程版起步价25万出头,66度半固态电池配800V快充,纯电能跑450公里。这配置放两年前,没个三十万拿不下来。现在电池成本降了,技术也成熟了,厂家敢把价格往下压。倒是那些传统插混,电池小点油耗低点,但纯电续航普遍一百来公里,市区通勤倒还行,跑长途就得频繁加油。

开车这些年,见过太多人纠结技术路线。纯电的怕续航焦虑,燃油的又心疼油钱,插混的嫌充电慢。增程这条路其实把几个痛点都照顾到了——电池够大满足日常通勤,充电够快不耽误时间,有油箱做后盾不怕跑远。像理想L7那种家庭向的车型,六座布局加上210公里纯电续航,平时接送孩子上下班纯电就够,节假日全家出游综合续航能到1300多公里,中途补能也灵活。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有驾

最实在的或许还是用车成本。老张那趟西安之行,全程电费加油费算下来,比同事开的燃油车省了四成多。他有个习惯,晚上回家就插枪充电,第二天早上满电出门,市内通勤基本不烧油。偶尔跑趟高速,充电站分布也密了,不像以前那样要精打细算着找桩。

深蓝S7那个121公里纯电版本比较有意思,电池不大但够用,配个后驱布局,年轻人开着挺带劲。它那个6.6千瓦对外放电功能,露营的时候能带动空调烤炉,朋友试过几次说挺实用。这些细节功能看着不起眼,真用起来才知道方便。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有驾

行业数据也在说话。今年前几个月增程车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往上走,尤其中大型SUV这个级别,增程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插混。厂家都不傻,哪条路线受欢迎就往哪边投资源。现在连合资品牌也开始做增程了,别克那个至境L7增程版,用的是通用第八代Ecotec增程器,热效率虽然没到顶尖但也有39%,配9AT变速箱,开起来还是有点美系车那种厚重感。

充电桩的普及速度也快。去年跑国道还得专门规划充电点,今年高速服务区基本都有快充站,而且功率越来越高。问界M5那套华为DriveONE增程器配4C快充,10分钟能补150公里,这速度赶上了加油的效率。有次在服务区遇到个车主,他说自己从燃油车换到增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该快的时候快,该省的时候省”。

开了5年油车的老张,换增程后在高速服务区只待12分钟就走了,旁边排队加油的燃油车主愣在原地-有驾

说到底,选车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看用车场景。如果每天通勤不超过一百公里,周末偶尔跑跑郊区,大电池增程车确实挺合适。要是纯市区代步,那小电池插混也够用。但从这两年的趋势看,电池容量往上走、充电速度往上提,这个方向基本定了。

服务区那个加油的车主后来走过来搭讪,问老张这车充电要多久。老张说了句“十来分钟吧”,对方愣了一下没再说话。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以前觉得新能源车麻烦,现在发现麻烦的或许不是新能源。时代变得比想象中快,有些观念该更新就得更新,不然真容易被落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