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问界M7亮相,伴随着一组“官图”,又一次把25万级混动SUV市场搅动得风生水起。作为鸿蒙智行麾下的“长子”,问界这些年的表现没少让同行们头疼。M9已经是市面现象级车型,M8紧随其后——现在,问界M7迎来了彻底换代。据说这次不仅有内外大改、平台升级、底盘翻新,甚至还要杀出一款纯电版。至于价格会不会水涨船高,那才是广大吃瓜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
让我们来说说外观。问界M7的前生今世,不得不提上一代那点尴尬事:现款M7一直背负着“风光ix7同源”的原罪。一次模具,两种“命运”,就像穿着同款校服去参加奥运会。但全新M7终于摆脱了连襟身份,用一句网络用语来说就是“正经人做正经车”。新问界M7的造型上向大哥M8学习,变得更圆润、稳重。视觉效果就是谁都能看出来——以后要问中年男人开什么?不用猜,肯定有问界M7的一席之地。
尺寸也是虚胖成了靠谱“壮汉”。老款M7的轴距短,靠增肥前后悬长度刷“存在感”,远看像穿了加长大衣的小个子,失调的比例让人嘴角抽搐。新M7则顺应潮流,车长加到5100mm,轴距横扫3000mm线,终于撕掉了“小身板大衣服”的标签。前悬霎时短了不少,车身姿态由“努力装大哥”进化到“货真价实的中大型SUV”,自信多了——不过官图还没来正侧,不然对比之下会更有画面冲击。
再来聊聊底盘——以前M7在底盘圈子里连露脸的勇气都没有。这组合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连10万级的小年轻都看不上眼了。官网都懒得写。全新M7总算憋了口大气,来了一套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全新组合。规格一跃成主流水平,还传说顶配有CDC可变阻尼和空气悬架,俨然一副“内行看门道”的架势。唯一遗憾,就是铝合金部件的覆盖估计不及M8——毕竟家里有“亲哥”做预算,还有什么理由不节省下点零花钱呢?
动力部分嘛,内行人都知道主旋律还是1.5T增程系统,单电机、双电机一应俱全。但这次的传闻说M7也许首次推出纯电续航超300公里的强力版本,这就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惊喜升级。而且“纯电版即将登场”的流言四起,对于那些纠结油费和补能焦虑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道心灵鸡汤。新平台同源M8,谁说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华为的那套“全家桶”也是预定操作。不管是最新的ADS 4智驾,还是那一大堆智能生态,华为显然没打算在自家长子这件事上省功夫。虽然老M7只是个“救火队员”——急着填补SUV家用市场,光靠牌面混个三万销量,也算有点天赋。但这次,M7要做的是全面蜕变的完全体,每一块零件都要比拼大哥二哥。看到这,你以为厂家推心置腹地跟你交个朋友?别傻了,升级意味着涨价,资本不会用KPI和利润率开玩笑。24.98万的起售价还能守得住吗?怕不是要“焕新自加”。
这也引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升级后的M7还能否占据这个价位的王座?市场早就学会了精打细算,花小钱买大的实惠。你要是敢涨价,理想、小鹏、蔚来分分钟掏出卷王策略——让M7继续飘在光环之下,还是踩着性价比的风口滑翔,也许要等到正式上市才能见分晓。可别小瞧了消费者的“智商税”敏感度,底子好是一回事,账单才是最后的答案。
总的来说,问界M7这次换代,是脱胎换骨也好、老树新花也罢,都给用户苍茫混战里多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选择。如果能实现不涨价,那才配得上“问界的好儿子”名号。不信?等上市,咱们再见真章。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