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汽车发布会,西安大明宫的雨夜,又让我想起小时候上学,校长大雨天非要升旗,口号声里全校师生都成落汤鸡。那场瑞虎9发布会如果能改在游泳馆,也许能更好地贯彻奇瑞的“四新标准”:新技术、新智能、新安全,新格局。毕竟车子开水里还得防滑防淹,这才是新时代油车的使命。
当然,说是撑伞,大部分人撑的都是自家狗头,怕被“新能源至上”的铁粉和环保大使们当街乱棍。不用说,现场的各位媒体老师也都有同款疑问:奇瑞是不是掐着天气预报挑雨天?是不是要借水发家,还是他们相信滴水穿石,能把油车市场的“石头”再戳出个洞?奇瑞延期一天,让大家都成了“湿身体验官”,主办方大约也试图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燃油车市场就像这场雨,说下就得下,下得虐心才够真诚。
你问奇瑞图啥?说是为燃油用户撑伞,我倒觉得像是给自己续命打鸡血。新能源大势所趋,曾几何时,油车在各路营销笔记里堪比诺基亚手机——谁还用啊?可奇瑞偏是不认命,当全世界都在喊“电动化才是未来”,它掏出销量大表格,给大家上了一课:燃油车仍有一片天。2024年主流车企销量大跳水,它们是割掉的赘肉,奇瑞却像打了鸡血,燃油车销量逆势暴涨,国内增长55.5%,全球202万,用事实把新能源大佬的幻想戳成了豆腐渣。
而市场的“伞”不是撑给谁看,而是撑给谁都看清:你消费你做主,你想买油车,它就给你油车,你想体验新智新安全,它也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只要你不是铁头娃,奇瑞都在努力让选择没那么痛苦。为油车而战,奇瑞要做汽车圈最后的“非主流”,这要是当年高考作文,评分老师能给它写“特立独行,忠于自我”。
“四新”什么个新法呢?你以为就是把以前的车壳子焊得厚点,内饰贱点?不对,奇瑞是真打算把智能、安全塞进每一辆油车里,不让油车用户看别家新能源自觉是土著,买回来一年顶多能接蓝牙听FM。这次瑞虎9X和瑞虎9,主打“新燃油”的两位新秀,价格定得像蔬菜市场特价,12.79万元起,甚至能让隔壁超市的小黑板上都多写一句:“买菜送瑞虎9X”。高通骁龙8255芯片,猎鹰500泊车辅助,动不动“解决99%泊车难题”,可惜还是没解决99%的离婚难题;全球五星安全,全车高强度钢像自家老房子加固,气囊多得像雨伞的骨架——安全做得这么细,估计连马路上开碰碰车的都想升级下设备了。
智能化咋个“新”?买油车还想智能,很多人想了就想,“新世相”版理想生活,油车用户时常被嫌“技术落后”,跟开手动挡一样自卑。奇瑞这次直接给你安排通透,自动泊车、AI悬架、零重力女王副驾、Spa按摩主驾,连手机无线快充都能安排上;256色氛围灯,买来正好给你一万种理由不出家门。什么“油车不智能”?奇瑞的瑞虎9系列直接把这些昔日新能源才能享受的配置一股脑塞给你,只要买车,VIP待遇一锅端。
很多人会问,国内燃油车还能活多久?奇瑞之所以敢给油车用户撑伞,技术底牌才是真根本。发动机领域,奇瑞号称“黄埔军校”,绿军装没穿,但专家遍地开花,别家发动机部门分分都是“前奇瑞体”。全栈自研不止嘴皮子功夫,鲲鹏动力发动机累计装机量全球310万+,8AT变速箱软硬件全国产,雪豹四驱敢跟奥迪quattro叫板。也怪不得奇瑞一直自信,技术底子厚得像小区存车库,扒拉两下能占半排楼。
当燃油车在舆论浪潮里快变成野人,奇瑞硬是扛着市场逆流而上。每年出口汽车,全球120国都能见到奇瑞的影子,五辆中国车就有一辆贴它家标签——你以为是在偏远国家大农村,其实说不定正好是你家隔壁老王。啥叫“新格局”?不光是卖车卖得远,更是让每个角落都能接上“智能燃油”的地气。技术自研不容易,营销更烧钱,奇瑞选择“不走寻常路”,战略就是两条腿走,两只手抓,鱼和熊掌豪横都要。
行业里不少车企本想“两条腿走路”,油电齐飞,结果大多贴了“膏药”就想蹦高,成本烧得老板心碎,最后一盘算还是老老实实跟风玩新能源。奇瑞这分明是给市场打了个反脸:不是你做不到,是你不够硬。就像有的人坚持用传统搓衣板洗衣服,不是落后,是有情怀、讲究;奇瑞也不是恋旧,是真把燃油车的技术、智能、安全、舒适做到极致,动不动来个SPA座椅按摩,估计咱家二姨都想开着车做理疗了。
所以你说油车会不会被淘汰?在新能源把车圈搅成蛋花汤的时候,油车用户就是最后一点葱花。奇瑞选择给葱花撑伞,不怕风吹雨打,既然市场里有真需求,总得有人坚守。就像写论文,总得有人引用陈年旧文塞参考文献。消费者要啥,车企偏偏就得跟得到,这才是和用户“共情”真正的最高境界。什么“与时俱进”“时代同频”?不过是把选择权还给用户,没人愿意都活得一样。
发布会现场大明宫冷雨千丝,撑伞成了仪式感。张国忠副总裁讲话气势如虹,台下媒体老师缩脖子,大家一齐思考: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浪潮下,那些油车用户还是不是被遗忘的角落?奇瑞要做的,就是把这角落点上灯,既给温暖又给智能安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雷阵雨里才是真英雄,毕竟“伞”是撑过雨也能扛过风。
汽车圈荒诞剧总是不断上演,理想、比亚迪们一窝蜂扑向新能源,仿佛油车就是污染的原罪,买油车就得“自行交代思想”。但你要问真消费者,有的是电荒,有的是充电桩荒,有的是智能化荒——油车用户要的不仅是发动机轰鸣,还要科技与舒适。奇瑞的“油电并进”,倒像是那个倔强的胖子:别人都劝你跑步减肥,你偏偏要原地深蹲,关键还真蹲出了肌肉块。市场最不欠的,就是风口上的猪,只欠能把猪养成龙的饲养员。
当然,说到底所有车企都清楚市场的残酷,谁都想“靠天吃饭”,但奇瑞给了油车用户一个雨天的选择权,你愿意买油车就买,智能、舒适、安全一样不少。伞撑得稳,雨淋不透,这是对信仰的妥协,更是对用户的尊重。
最后,要说企业做的到底是什么?是为用户撑伞,还是为自己撑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不是谁都能风雨无阻,撑完自己的伞也得顺便给别人挡挡水。汽车圈的热闹还在,奇瑞的坚持是不是最后的浪漫,没人能保证。但至少,在无数次雨夜柠檬精发作的发布会上,奇瑞还肯为油车消费撑一次伞,这一份“荒诞坚守”,或许就是所有汽车人最后的温柔。
想想人生,其实全是靠伞过雨。你嘴上说自主选择,实际上都在“可选范围内”选。奇瑞把油车智能化、大众化,究竟让谁爽了?答案肯定不是发布会当天的媒体坛友们,而是每一个雨天里还在纠结买什么车的普通人,撑着奇瑞的伞,心里多少能有层安慰。
等哪天新能源彻底灭了油车,大家都开电动把雨伞改成“充电宝”,我们这些油车用户估计就成“考古体验官”。但在此之前,看谁能在雨夜里为你撑伞,决定你愿意相信谁——至于现实多荒诞,那就让它继续荒诞下去吧。
人间皆有伞,且行且珍惜。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