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到第五代帝豪的发布新闻,也算是行业的一个小插曲了。
我特意去店里瞅了两次,一次是趁下班后,另一次是周末陪朋友试驾。结果都差不多,空间没啥大变,要说差别嘛,星耀6后排偏高一些,帝豪地台低点,内饰风格也不同,星耀6偏运动一点,帝豪更传统点。后备箱空间其实差不了多少,两车像个孪生兄弟。
但价格方面,真让人觉得尴尬。帝豪官方标价6.89万起,最高到8.59万。中间两个自吸版都是6.89和7.39万。一看价格,就觉得不够诚意,因为隔壁的星耀6插混,价格区间居然是6.88万到9.98万。你说,已经比帝豪的价格范围还宽,怎么想都觉得帝豪太贵了。
咱们得理性一点,不能光比价格。两车的空间、配置,差不多的,基本属于一母同胞。唯一差别是星耀6的后排相对偏高一些,帝豪的地台偏低点——这对舒适性有点影响。至于内饰,星耀6走运动路子,银河风;帝豪偏传统,吉利的国潮风格。
我记得有一次朋友说:车不就是躺着站着开的嘛,需求不同,嘴上说的配置、空间都差不多。也挺对,如果不考虑价格,可能会觉得帝豪还行,但现实是,价格差不了太多,优势也就没那么明显。
这个价格比拼里,帝豪除了纯油车的优势外,没啥明显优势。你要说最大优点——就是要一年不开,油箱不怕亏,挺省心的。但星耀6的插混,油耗低好多,北方地区冬天用插混和用油车区别也不算大,况且插混那块大电池,一年不开可能会导致电池抗扰性降低,这是我猜测,没细想过。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得打个比喻……)就像你天天开车,电池就像个电池仓,不用就会变懒,电池最怕长时间闲置,长点时间不用,电池就会退化。这个话题,可能得深入查查数据,但就我对市场的体感,长时间不用插混可能出现一些电池生锈的问题。
南方用插混的好处,确实比北方多,凉快不冻。帝豪说白了,就是油车可以皮肤保持完整,插混一年不用,或许会出现点身体虚弱的感觉。
再说价格比对。我查询了一下,帝豪预售价6.89万,买个购置税6000块,实际到手差不多7.5万。星耀6最低配的60公里续航版,经销商报价6.88万,基本持平。如果说配置多出点,我觉得也弥补不了动力上的差距。
按我猜测,帝豪最低合理售价应该在6.29万左右,要比起步价便宜点。再看现在4代帝豪的市场报价,自动豪华版1.5超越型在经销商的价位大概6.49万,说白了,可能更低。也就是说,第二代车型的价格比新一代还要暖。
(顺便说一句)我刚才翻了下手机里的笔记,看到一张图片,是我朋友当时修车时拍的相册照片,里边那个好像是辆上一代的帝豪,车身略微褪色,但氛围还挺好。成本不能不提,百公里油耗,估算大概8.9L到9.2L,油钱可不少,这也是我们消费者要权衡的重点。
改款带来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空间变大,内饰提升了质感,开起来更安静,至少不那么吵闹。但要不要为这个提升付出更高的价格?考虑到逸动的价格也不虚,低配起步价才7.29万,现在帝豪还比逸动贵不少,企图用新抢占市场,但价格稍微再打个折,才更合理。
如果最终售价比我预计多2000块,我觉得就没必要考虑了。毕竟,1.5T自吸的动力是真的让我有点失望。高速上开着,没点猛冲,速度一直跟不上预期。我怀疑,身边的销售人员有没有试过极限状态?我记得某个修理工跟我提高速要注意推背感,动力太平淡了。这不是我自吹,纯粹感觉。
反而让我想知道,你觉得帝豪这个级别,最重要的硬指标到底是什么?续航?动力?还是驾驶品质?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想一想。
有个细节我挺在意的——上次我在店里试驾后,旁边的账户显得有点不耐烦,他说:你们这些车迷,都关注点太细。最现实的还是买得起的点。也许,他说得对,很多时候,话题到最后还是绕回钱的问题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