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

很多开上了新能源车的朋友,心里可能都有一本账,每次充完电看着几十块钱的账单,再想想以前动不动三四百才能加满一箱油的日子,都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无比明智的选择。

用电成本低,这是大家最直观的感受。

但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在很多人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们都知道,汽油价格之所以那么贵,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各种各样的税,这笔钱每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是国家修路、建桥以及维持庞大公共开支的重要来源。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那么,如果将来路上的车大部分都变成了不烧油的电车,加油站变得冷冷清清,这笔巨额的税收收入岂不是要断流了?

到时候,这个巨大的财政窟窿,要从哪里补回来呢?

会不会有一天,这笔税又会以某种形式,悄悄地加到我们电车的充电费里去呢?

这个问题一摆上台面,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肯定的。

毕竟,国家运行需要钱,这么大一块收入凭空消失了,肯定得找个新的地方给补上,这听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了。

而且,新能源车同样在路上跑,使用着公共道路资源,让它们也承担一部分养路护路的费用,似乎也合情合理。

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也很有道理,但它可能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得更远,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分析这件事,就会发现,简单地把燃油税平移到新能源车上,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因为这两者从根源上就不是一回事,国家在它们身上打的算盘,也完全不一样。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国家为什么要对汽油征收如此高的税费?

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吗?

这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实际上,高昂的燃油税更像是一种宏观调控的工具,它在用经济杠杆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汽油这个东西,大家要省着点用,能少用就少用。

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背后牵扯到两个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第一个,是能源安全。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很大,但石油资源相对贫乏,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数据显示,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常年都超过70%,这意味着我们日常消耗的绝大部分石油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就像一个家庭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别人卡住我们的石油供应,那我们的整个经济社会运行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所以,通过征收高额的消费税来抬高油价,就是在主动抑制国内的石油消费总量,减少我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加上一道“防护锁”。

这是一种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

第二个,是环境保护。

燃油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温室效应的重要源头之一。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控制燃油车的保有量和使用强度,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提高用油成本,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它能促使一部分人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或者,直接将目光投向更清洁、更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燃-油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引导性”甚至“限制性”的色彩。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燃油车带来的能源依赖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难题。

它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收钱修路,更是为了引导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费结构向着更安全、更绿色的方向转型。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新能源汽车,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如果说燃油车是那个带着问题、需要被政策“引导”和“限制”的对象,那么新能源汽车恰恰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而出现的。

你让一个前来解决问题的“优等生”,去承担那个制造问题的“调皮生”所要缴纳的“约束费”,这在逻辑上显然是讲不通的。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很多人只看到了新能源车没有直接缴纳那笔高昂的“燃油税”,却没有算过另一本更大的账: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正在以其他方式为国家创造着远超那笔税收的巨大价值。

这笔“隐形”的贡献,才是国家真正看重的地方。

最直接的一笔大账,就是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的外汇。

前面提到我们大量依赖石油进口,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支出。

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我国全年进口原油的花费高达2.3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笔钱足以支撑好几个超大型的基建项目。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每多一辆电车上路,就意味着我们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减少了一分。

可以预见,当未来新能源车占据半壁江山时,我们每年光是省下来的买油钱,就可能达到万亿级别。

这笔钱没有通过税收的形式进入国库,但它实实在在地留在了我们国家内部,可以用来发展高科技、改善民生,这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意义远比单纯收几千亿的税要重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为中国撬动了一个全新的、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庞大产业链。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我们的汽车工业长期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核心技术和品牌话语权都掌握在西方巨头手中。

而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换道超车”的机会。

从上游的电池材料、矿产资源,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系统,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智能驾驶方案、充电和换电基础设施,我们国家在很多环节上都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

这个全新的产业链,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催生了一大批像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世界级企业,这些企业自身就是纳税大户,它们创造的税收贡献,正在从另一个维度反哺国家财政。

汽油税占油价近半,新能源车普及后,缺口如何填补?-有驾

而且,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远销海外。

这不仅是简单地卖几件商品,更是在输出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标准和中国的品牌,为国家赚取外汇,提升国际影响力。

这些由整个产业升级带来的战略性红利,其价值是无法用几千亿的燃油税来衡量的。

所以,我们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再用过去的老眼光,陷入“开车就该交养路费”的思维定式里。

国家算的是一盘大棋,一笔综合账。

燃油车的问题在于它消耗着国家的战略资源、带来环境负担,所以需要用税收来加以调控。

而新能源车的发展,其本身就在帮助国家解决这些战略性难题,同时还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全球竞争力。

它所带来的巨大正面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少交”的那部分税。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纠结它该不该补交一份和燃油车一样的税,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国家看的不是眼前谁交的钱多,而是从长远来看,谁对整个国家的未来价值更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