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近车圈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新势力这一块,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这不,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大佬在6月底就抛出了一个炸弹级别的消息,直接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一震。第26周的新势力订单数据一出炉,老牌劲旅们的表情估计都精彩极了!
小米YU7:订单“暴击”,28万数字吓坏一片!
主角毫无疑问是小米汽车!他们家首款纯电SUV——YU7,6月26日才刚刚上市,定位中型SUV,价格卡在25万到33万之间,直接给特斯拉Model Y来了个“贴地飞行”,便宜了一万块。结果呢?这车简直是“命里带火”,官网一开卖,三分钟内大定订单就冲破了20万大关,连雷军大佬都惊呼“没想到”!终,这一周锁定的新增订单数字,更是高达惊人的28万份!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简直让人头皮发麻。横向对比,是同期“老对手”鸿蒙智行新增订单的25倍,是零跑汽车的28倍!要是把销量也算上,这28万份订单,差不多顶得上当时销量前三的新势力品牌三周卖出的车加起来。小米汽车这才上市不到一年,累计交付量就已经突破了18万台,SU7在纯电销量榜上也是名列前茅。这爆发力,简直是在创造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纪录!
当然,甜蜜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这么多订单,产能压力山大啊!供应链能不能跟得上?电池供应会不会紧张?如何把“纸面数据”变成实实在在开回家的车,这可真是个巨大的考验。毕竟,交不了货的订单,再漂亮也是“镜花水月”。
鸿蒙智行:老将“吃老本”,1.1万订单略显尴尬
再看看鸿蒙智行这边。他们这一周的新增订单大约是1.1万份。这个数字,放在以前可能还算不错,但跟小米一比,就显得有点“小巫见大巫”了。鸿蒙这周的订单,主要还是靠问界M9、M8这些“老将”在苦苦支撑。问界M8上周还卖得挺猛,交付了5650辆,成了40万以上车型里的周冠军。M9也稳定输出,交付了3160辆。
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光靠吃老本肯定不行。网上倒是泄露了新款问界M7的谍照,看样子是要往大车方向走,车长5米1,轴距3米,确实挺唬人。但新车型啥时候能正式亮相、定价多少、市场反应如何,现在都是未知数。鸿蒙的智能化优势,比如激光雷达选装率挺高,但在小米这波“价格屠刀”面前,似乎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零跑汽车:价格“屠夫”,1万订单难掩隐忧
后说说零跑汽车。他们这一周的新增订单大约是1万份。零跑的新车B01刚刚开始预售,价格定在10万出头到13万多,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和“大空间”,轴距达到了2735mm,后排乘客估计能舒服不少。这个价格区间,瞄准的是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宽敞座舱的消费者。
但问题是,订单转化速度似乎有点慢。想想看,小米YU7那可是三分钟收了20万定金,生产线都快被“挤爆”了;而零跑B01,这订单量跟之前B10刚上市那会儿爆单3万的盛况相比,确实有点“降温”。更别提之前B10交付周期拖了八周,这“前科”估计也让不少潜在用户有所顾虑。低价是好,但如果交付跟不上,或者后续服务跟不上,那口碑可就难保了。
结语:订单为王,交付是王道!
这一周的数据,真是把新势力圈的“江湖地位”给搅和了个天翻地覆。小米凭借YU7的强势表现,直接坐上了“订单王”的宝座,让竞争对手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鸿蒙智行还在努力维系,零跑则继续在性价比的赛道上奔跑,但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车圈大佬们都说,一时快不代表一直快。汽车这东西,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订单数据再亮眼,终还是要看能不能稳稳当当把车交到用户手里。接下来的几个月,就是真正的“交付生死战”了。各家车企是选择像小米一样疯狂扩产能,还是选择跟进降价来抢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而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选择确实越来越多了。小米有品牌和互联优势,鸿蒙有生态和智能化,零跑有价格和空间。但无论怎么选,希望车企们都能记住:靠谱的交付,才是赢得用户信任的根本!大家觉得呢?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