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这个担心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是对功率这个概念理解的偏差,特别是在电动车行业里的用途和标注方式。有朋友跟我抱怨,150kW到底够不够用啊?我其实也翻了下笔记,反复琢磨,一方面得考虑这个功率的瞬时峰值特性,另一方面还得看真实场景里的表现。

不能拿燃油车的排量来简单对比电机的功率。燃油机的瓦数,可能代表几秒内的最大输出,比如一只短跑运动员突发的爆发力。而电动车的150kW,其实是10秒内的峰值功率,这和燃油车的持续输出差太远。这样一想,似乎150kW没那么神奇——只是在短时间内,能爆发出来这个数字。

我倒是觉得,实际上,日常用车需求的动力远比这个数字管用。比方说,我试驾尚界H5,说实话,无论在城市里起步加速,还是偶尔高速超车,动力意外的绰绰有余。你得知道,家用SUV,尤其是像H5这个级别,主要是满足日常通勤和家用,哪个场景会需要连续几分钟100多千瓦的输出?很多朋友打趣说:我都没试过连续秒加速十次。对!大部分时间,电机用不到它max额定状态。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有驾

再加上,尚界H5这个150kW的最大峰值实际上只是10秒极限,而平均功率或者持续输出要低得多。就类似跑短跑的运动员,能爆发出极限力量,但长跑时,就得节制一些。惯看参数时,常看到峰值和额定、"最大连续输出"的区别。行业里有水分,大家都懂,但普通消费者不太在意这个细节。

这也让我想起,有个修理工说过,你不懂电机怎么运转的,哎呀,这车动力怎么不行?我跟他说,兄弟,没细想过,电动车的动力特性和燃油车不一样,对吧?他说:那倒也是,主要是觉得开起来感觉差点意思。没错。行驶感受,才是最真实的衡量。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里的试车视频,发现高速路上的加速表现,放到50KM/h的起步视频里,你会觉得挺顺。那种推背感出来得很快,但又没有那种油门踩到底的原子弹爆发力。你说,这够用不?我觉得,够啊。尤其是在城市通勤中,绝大多数突发状况,这个车都能应付。

我知道总有人会差点不信,你这说法是不是太乐观?其实我也纠结过,为什么非要和那些豪华级别的前驱性能车比?很多时候,超过70%的家庭用户,根本不需要那么猛的动力,反正日常用足够。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有驾

对比其他同价位车型,比如某些合资SUV,H5的这个电机,不差太多。有趣的是,同样价格的车中,有些配备200kW甚至更高的峰值电机,但你得看,他们用的电池和散热系统是不是匹配得好?否则,短时间爆发,如果散热不好,反而反应缓慢。

这也是行业趋势——

1. 尚界H5的折衷设计:

•150kW电机+1.5T增程器,目标是省钱,又确保能用。

•避免用200kW大电机,除了成本,更考虑到油耗逐步飙升的问题。其实我问过修理工,他说:用大功率电机,电池和散热系统成本爬得快,维修也烦。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有驾

2. 用户建议:

•如果你以城市通勤为主,150kW足够,试驾中你也可以验证。

•如果经常高速长途,可能要考虑双电机版本,动力更充裕。

3. 未来技术: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有驾

•2025年,可能会用到碳化硅电机,能量转换效率会高很多,220kW不是梦。

•智能扭矩分配,从前后轴的调节,也会让性能更灵活。

这车的价格区间,差不多13、14万吧,六万块差不多就是华为智驾的部分了。这意味着,除了基本的家用SUV功能,更多的,是买个智能座舱。实际用起来,觉得不用高出几十万的动力,只要够用——但你不得不承认,够用和极限还是有差别。

我有个疑问,假如未来所有技术都能做到,能不能让电机的峰值变得更高,从而一点都不伪装出最大功率?还是说,这个行业已经达到了合理极限?我也没想透,总觉得,电动车毕竟是电子设备,搞性能和燃油车不一样。

有人担心尚界H5的150kW电机功率不足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是“瞬时峰值”能力有限,满足日常通勤已绰绰有余-有驾

销量才是真的硬道理。有人说,低于预期就算低,别找借口。我倒觉得,似乎这次的选择不是差,而是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华为的车,争论的焦点,似乎都在有人觉得还差点意思,但真拿出去比,差别也不大。

哎,你怎么看?大家觉得,150kW的峰值,什么时候会成为真正的短板?还是说,普通家庭司机都用不着跑180km/h?这事儿,感觉可以聊一年。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录制,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