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领域,五菱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3始终站在前列,分别代表着入门和中高端纯电动车的主力阵营。而15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型夹在中间,既不如经济型受欢迎,也难敌同价位燃油车,销量不温不火,没有真正被市场认可。
一汽-大众高尔夫·纯电正处在这样的尴尬位置。早在2014年,高尔夫·纯电首次亮相,在全球6年内累计交付超过10万辆,曾是欧洲很火的车型之一。但自从2019年进入国内后,销售成绩一直不理想,最近部分地区价格降到了888万元,这算是下了血本。即便如此,很多消费者还在犹豫,有人甚至觉得买它是在交“智商税”。
压力大、价格失守是高尔夫·纯电走低价路线的原因。和油车相比,这类电动车在长时间存放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电池衰减、电路老化等问题,所以处理库存成了必要选择。大众ID系列新车已经上市,产品表现更强,为了避免冲突,只能主动调价格。虽然这样做会让品牌形象受损,但也算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
续航不给力、配置平淡是高尔夫·纯电难以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虽然100kW功率、290N·m扭矩足够日常使用,但车重超过15吨,电池只有40kWh,官方续航270km,在同类车型中并不突出。车主实际体验最多只有220km,跑高速就更少了,家用实用性不高。内饰风格偏老派,机械挡把、倒车影像、无钥匙启动等常规配置在低配车型上也没出现,很难吸引年轻买家。
“油改电”车型逐渐被淘汰,根基决定一切。虽然售价888万元起,但高尔夫·纯电定位在15万元级别,270km续航其实更像是日常代步车,无法真正取代油车。哪怕ID系列推出后,它也难以成为大众销量主力。高尔夫在国内知名度大,但因为它是“油改电”方案,空间利用、底盘方面都敌不过专属纯电平台,只能算过渡产品,品质表现一般。
如果想省钱又注重实用,高尔夫·纯电可以用来接送孩子上下学;但要是喜欢高科技和新潮设计,它比起本田飞度来说可能还差点意思。大众品牌的光环对高尔夫·纯电作用有限,随着ID系列全面铺开,“高尔夫”这个名字很可能会慢慢淡出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