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挺火,说是一辆叫腾势N9的国产SUV,在测试场里干了件挺“吓人”的事儿。
它以每小时210公里的速度,做了一个非常极限的紧急避让动作,结果车子稳稳当当,一点没翻。
这事儿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还拿到了中汽研这个国家级权威机构的认证。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可能是:210公里时速?
这是在开玩笑吗?
这个速度在高速上都属于严重超速了,拿来做这么危险的测试,到底有什么意义?
而且,一辆又高又大的SUV,做这种动作不是等于主动找翻车吗?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名堂,是中国车企在吹牛,还是真的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技术?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事。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测试到底有多难。
这个测试的学名叫“鱼钩测试”,名字听着挺普通,但过程可一点不普通。
它模拟的是我们在高速上开车时最怕遇到的一种情况:你正开得好好的,突然前面有辆车掉下来一个障碍物,或者突然有辆车失控横在你面前。
这时候,距离太近,刹车根本来不及,人的本能反应就是猛打方向盘,往旁边躲。
躲过去之后,为了不撞上旁边车道的车,你又得立刻反向猛打方向盘,把车拉回原来的车道。
这一左一右的连续急转弯,车开过的路线在地上画出来,就像一个鱼钩的形状,所以叫“鱼钩测试”。
这个动作对于任何车来说都非常危险,但对于SUV来说,危险性是加倍的。
为什么呢?
这得从初中物理说起。
车子又高又重,重心就高。
在高速转弯的时候,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就是要把车往外甩的力。
车越高,这股力作用在车身上产生的倾覆力矩就越大。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用同样的力量去推一个矮胖的杯子和一个又高又细的杯子,肯定是高个儿的杯子更容易倒。
SUV就是那个“高个儿杯子”。
在时速超过100公里时做这种极限动作,很多SUV的内侧车轮都会离地,一旦控制不好,整辆车就会像玩具一样被掀翻。
所以,这个测试被看作是考验一辆车防侧翻能力的“期末大考”,能及格就不错了。
过去,世界上那些以安全著称的豪华品牌,比如大家熟悉的沃尔沃、奔驰,它们在这个测试上的目标也只是在常规速度下能稳定通过。
而腾势N9这次直接把考试难度从“高考”拉到了“造火箭”的级别,用210公里的时速去挑战,这在以前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么,腾势N9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它难道有什么反重力的黑科技吗?
其实,这背后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智能电控系统在起作用,这套系统的名字叫“易三方”。
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给汽车装上了一个反应超快、力量超强的小脑和四肢。
这套系统主要由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是它的动力系统。
普通的车只有一个发动机,动力要经过很多机械零件才能传到轮子上,反应比较慢。
而腾去N9有三个电动机,前面一个,后面两个,而且后面的两个电动机是独立控制左右两个后轮的。
这就厉害了。
当车子在210公里时速下猛打方向,车身刚要往一侧倾斜的时候,它的车载电脑在千分之一秒内就反应过来了。
它会立刻命令外侧的后轮加大马力往前冲,同时让内侧的后轮减少马力甚至往后倒转。
这么一推一拉,就产生了一个和车身倾倒方向相反的扭转力,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硬生生把快要失控的车身给拧了回来。
同时,它的后轮还能跟着前轮一起小角度转弯,让车尾巴更听话,不会乱甩。
这种控制的精准度和速度,是传统机械结构的汽车完全无法比拟的。
第二个是它的悬架系统。
这辆车用的是一套智能空气悬架,名字叫“云辇-A”。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四条会思考的腿。
在车身发生侧倾的一瞬间,它能立刻感知到。
然后,它会马上给外侧的悬架“充气”,让它变得非常硬,像一根钢柱一样撑住车身;同时让内侧的悬架保持正常。
这样一来,车身的倾斜幅度就被极大地抑制住了,车子就不会晃得那么厉害,翻车的风险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第三个是它坚固的车身和超低的重心。
腾势N9用了一种叫CTB的技术,简单说就是把沉重的电池包和汽车的底盘、车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变成了车身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把整辆车最重的东西放在了最低的位置,极大地降低了车辆的重心,让这辆高大的SUV有了跑车一样的稳定性,想让它翻车都难。
第二,让整个车身变得异常坚固,抗扭曲的能力非常强。
在做极限动作时,车架不会轻易变形,这样才能保证上面说的那些电控系统能够精准地发挥作用。
所有这些技术,由一个超级“大脑”——整车运动控制系统(VMC)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在你这个驾驶员的大脑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这套系统可能已经完成了成千上万次的计算和调整,悄无声息地就把一场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给化解了。
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会觉得,这个测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
谁会在日常开车的时候开到210公里的时速去玩命呢?
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为了炫技而炫技?
其实不然。
这背后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叫“安全冗余”的概念。
打个比方,一个能举起300公斤的举重冠军,你让他去扛一袋100斤的大米,对他来说是不是轻轻松松,毫不费力?
而一个普通人去扛,可能就得咬紧牙关,甚至还有可能闪到腰。
腾势N9能通过210公里时速的极限考验,就意味着它在应对我们日常驾驶中,比如时速120公里时遇到的突发情况,拥有了像举重冠军扛大米那样的能力富余。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一个下雨天,你在高速上开着车,为了躲避一个突然出现的水坑,你下意识地打了一把方向。
或者在国道上,路边突然窜出来一只小动物,你紧急变道避让。
在这些时刻,很多普通车辆可能已经响起了警报,车身稳定系统在拼命工作,车子甚至已经开始打滑,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但对于拥有这套技术的腾势N9来说,这些都只是“小场面”。
它那套强大的电控系统可能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就帮你把车身姿态稳住了,让你从容地避开危险。
这种在危急关头多出来的从容和稳定,就是这项世界纪录背后,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最大的意义。
它不是让我们去开快车,而是给了我们和家人一份更安心的保障,让我们在享受驾驶的时候,心里更有底。
这件事也反映出一个更大的趋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汽车核心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方面,我们国家的汽车品牌更多的是在学习和追赶国外的先进技术。
而今天,以腾势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开始利用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优势,换了一条赛道,用全新的电子控制技术,去解决传统燃油车在机械层面很难解决的安全难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品牌的成功,它更像是一个宣言,宣告着中国汽车工业在安全这个最核心的领域,已经有实力去制定新的标准,去引领技术的发展方向了。
这种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