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冬天总是带着点儿懒洋洋的恬静,不过最近在某家海口的汽车展厅里却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进进出出的顾客,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的日子不一般。店里摆满了各家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各种样车闪着金属光泽,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嗅不到却能感受到的热切气息。展厅的负责人廖佳玲说,最近客流和订单量狠狠涨了一波,大概有六成,比平时的冷清简直是两个世界。
这一波热潮到底怎么来的呢?懂行的都清楚,原因挺简单。就像街上的年关抢购潮,这家店的火爆也是蹭了年底的消费氛围。更重要的是,明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就要转成减半征收了。你说,这个窗口期不抓紧,是不是有点儿“犯傻”?廖佳玲的团队也早早做好了准备,为了应对涌来的客户,他们不仅临时加派人手,还延长了营业时间,话说,能不能抓住这波机会,全看大家怎么行动了。
再说到这事吧,其实不只是海南,全国的从业者都在忙忙活活地应对这个年关和政策带来的消费高峰。在江苏南京,当地的经销商们倒是另辟蹊径,他们不仅搞了一大堆展厅物料,借着明年的新政策做解读,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讲解,让消费者手把手地学会怎么最大化利用这波红利。苏豪天泓汽车集团的新能源品牌负责人曹慧提到,为了让购车人安心,她们还备足了现车库存。特地捂住消费者最后一个月享受“全免”政策的机会,也算是真心实意了。
你别说,这事儿乍一听,是个税收手段的变化,但实际上,它隐着的是更深的产业动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副会长王都表示,这不仅仅是减半税收那么简单,更是国家鼓励产业升级的一步棋。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能永远在低价竞争里打转,越是拼价格,越是容易掉进内卷这条坑里。卖车不就是看技术过不过硬吗?现在,政策来了个“技术门槛”,意思是,大家别光盯着优惠和降价,得让技术扛起大旗,这样才是有章法的高质量发展。
这事儿听着可真叫人动心,咱放眼市场不止是算账,还得琢磨长远。一个业内人士分析说,这种门槛的设置其实是用政策倒逼,逼着车企去研发核心技术。包括优化电池续航能力、让车子更省电、则更加智能,都是不得不做的功课。就像一场马拉松,你要想跑得远,不可能靠起跑时的冲刺,后劲不足的,肯定跑不下去。所以嘛,未来真正能扎牢根基的车企,注定是那些带着技术创新玩品质的谋手,而不是只盯着价格战的经销商。
不过这也是一场不归路。如果你是消费者,是不是趁着年底走一波,抓紧那买车还能免税的最后机会呢?而那些提前举白旗的车企,可能对这波行情没有太大感觉。市场需求是自己的波浪,但技术不硬才是真风浪,尤其是价格战玩久了,谁都能感觉身处的是泥沼。转型吧,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这个转型确实不得不迈出去。明年还会有新政策,也许技术品质的要求会越提越高,您说,这行业能不能更得劲一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和年底消费高峰一样,都得有人先下场去试试吧。至于海南的展厅里,那些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说不定就是给未来品质之路打个样的开端了,怎么说呢,希望现在的喧嚷不止是一阵风,而是一种长期的度量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