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那台排气冒青烟的洪都125,如今二手价飙到五万,不是因为它多快,而是它曾代表农村人的梦想与记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个事情挺奇妙的。你看,现在说起二手市场,价格飙升的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舒服的,也许只是因为它里边装着一段时代的故事。洪都125就算当年技术不算顶尖,但它在农村家庭那儿,意味着有车的荣耀。
我记得97年我家买的那台金城90,邻居阿舅家有个洪都125。那车,除了启动不够顺溜,油耗比我家那台还省点,要是你懂了农村的生活,就会知道:油省、耐操,才是真香。洪都125用的是雅马哈的八大件——进口的,这事儿我后来才知道。当时一万块买这车,能在农村炕头谈天说地半小时,都算不错了。没用进口零件的,价格也就五六千,差不了太多。
它的发动机,实际上和南方那些125的动力差不多,那是个经典配置了。你别看它跑得不快,但能干的活儿,简直不要太能干。农村土路、泥巴路、坑洼不平,那车开的得如履平地,动力是真的强。记得我舅的洪都125,虽然有点老了,但那时候光听发动有点难,化油器柱塞得拔出来点,就知道:这机械油耗低、耐操。
比起高大上的品牌,好像冲不上去。但是你知道,那会我们农村人看车,最不在意的是外表花俏,反正花了钱,车能跑,能载人,到家就行。
对比一下,它和玲木125、RX125有什么不同?我翻了翻笔记,八几年,RX125算是风火轮级别。那车,骑惯了的人都说:那个时候,RX125是真的牛逼,速度,颜值,甚至骑的爽快。可是你要问我:卖多少钱?那会儿,市面上看二手,能便宜到几百块。
说实话,手头如果有一辆RX125,估算掉价也不超过20%。而洪都125,真的是火到家的存在——不是因为它多快多炫,主要是它代表了那段时间农村人的梦想。你拿这车出去兜一圈,村里人都指着说:你看,咱村有人弄了辆车。那感觉,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铁火车。
你知道吗,我刚才翻了下我相册里那台洪都125的照片,灰尘都快盖住了。说实话,车虽然老了,但那会儿它载了多少孩子的梦想。三个人坐一辆车,车斗里拿塑料袋装着菜,摩托车在土路上跑,车轮跟跟响,好像宣告:农村也能有快车。
可是你要说,为什么二手价会到五万?这是不是说明,大家心里还一直惦记?我觉得吧,不只是它的机械价值,更像是一段记忆在里面了。
我还记得那次修理工小王跟我说:你这辆洪都,不烧油又耐操。 很多人对它最大的印象就是这点。算算成本,百公里油耗估计1.2升左右,换算成人民币,远比先进摩托车便宜。它的保值率也挺高,不值钱的零件摔裂了,换个新配件,大多也就几百块。
并不是所有村里的人都还留得住那段日子。现在二手市场涨得奇怪,没有理由可讲。有个司机朋友说:这更像是一份情怀,拿出去就是一份乡愁。对吧?有人生活在城市,看不上这种土气,但曾经骑着洪都那水平,就是在农村混日子的炫耀。
对了,差点忘了问,你觉得:这种记忆片段,有没有可能会随着时间淡去?还是说,像我这样的80后,仍会把它夹在心底,不愿扔掉?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也许再过十年,这些车就算还在某个棚子里,也变成了收藏品。有人说,它是一段历史。可是我觉得,真正的价值,就是那段你我都经历过的泥巴路上勇敢驰骋的记忆。
(这段先按下不表)
乡村人骑摩托的惯难忘。你觉得,未来还会不会出现农村专属的摩托车,像洪都那样,既耐用又有意义?是不是只有在过往的关于乡愁的故事里,才能找到答案?还是……我还在想。
反正,现成的车,轮到我们了,价格就像一场时间的博弈。那些在农村土路上跑的洪都125,或许就像一只飞旧的乌鸦,逐渐变成记忆里最亮的色彩。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