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

最近,国内汽车市场的消息真是不少,各大车企你追我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在这些数据里,吉利控股集团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份报告显示,吉利在今年前九个月里,总共卖出了将近295万辆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整整29%。

吉利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有驾

这个数字本身已经很惊人了,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近160万辆,同比增长了68%。

这意味着,现在吉利每卖出十台车,就有超过五台是新能源车,这个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4%。

无论是总销量还是新能源销量,都创下了吉利自己的历史新高,这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

具体来看,吉利的发展势头非常均衡,并不是偏科生。

单看第三季度,也就是七、八、九这三个月,吉利就卖出了超过102万辆车,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一次单季度销量突破百万大关。

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也水涨船高,达到了58.8万辆,渗透率更是攀升到了58%。

这些数字清晰地表明,吉利的电动化转型不仅口号喊得响,实际行动更是强劲有力。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吉利旗下品牌众多,它们是怎么做到协同发展,而不是相互内耗的呢?

这就要说到吉利的品牌布局策略了。

我们最熟悉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集团的核心力量,前三季度就贡献了超过217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6%,是整个集团增长的绝对主力。

在它的体系内,新能源板块的三大品牌——吉利银河、领克和极氪,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集团军”。

首先是吉利银河系列,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的“爆款收割机”。

前三季度销量达到了惊人的87.5万辆,同比暴增了206%。

这个增长速度是什么概念呢?

吉利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去年卖一台,今年能卖出三台还多。

像新上市的吉利银河M9这样的车型,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快速占领主流消费市场,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用上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

再来看领克品牌,它一直走的是年轻化、高端化的路线。

前三季度销量超过24万辆,同比增长24%,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E。

领克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就是那些追求个性、注重驾驶体验的年轻消费者。

新推出的领克900等车型,不仅在设计上独具一格,在技术和性能上也代表了吉利的高端水准,成功地提升了整个吉利系的品牌形象。

而极氪品牌,则承担着向上突破、对标国际豪华品牌的重任。

前三季度销量超过14万辆,虽然总数没有银河那么多,但它的单车价值和技术含量是最高的。

从最初的极氪001到豪华MPV极氪009,再到性能极致的极氪001FR,每一款产品都在展示吉利在纯电领域最尖端的技术实力,是吉利向全球市场秀肌肉的一张王牌。

当然,在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吉利也没有放弃燃油车这块基本盘。

旗下的“中国星”高端燃油车系列,在整个燃油车市场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前三季度销量竟然突破了91万辆,实现了5%的逆势增长。

这说明吉利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策略:一边大力发展新能源,抢占未来赛道;一边继续深耕传统燃油车市场,保证当下的稳定收益和市场份额。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让吉利走得既快又稳。

除了在汽车制造本身下功夫,吉利还在做一件听起来有点“科幻”的事情——发射卫星。

吉利前三季度销量破295万,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有驾

报告中提到,截至今年9月底,吉利的“吉利星座”在轨卫星已经达到了64颗,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物联网通信网络。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造车的,为什么要去搞卫星?

其实这背后是吉利对未来智能出行的一盘大棋。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开着一辆搭载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吉利汽车,去到一些没有手机信号的偏远地区,比如山区或者戈壁,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通过汽车直接连接天上的卫星,发送求救信息或者进行通话。

这种“永不失联”的安全保障,是传统汽车给不了的。

从长远来看,这个卫星网络还能为高精度导航、自动驾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当其他车企还在比拼车里屏幕有多大、座椅有多软的时候,吉利已经将竞争的维度延伸到了太空,这无疑为自己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吉利的海外市场拓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的海外出口销量接近30万辆。

更重要的是,出口产品的结构在发生变化。

以9月份为例,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占到了当月出口总量的36%,这表明吉利正在把技术含量更高、价值更高的产品卖到全世界,而不仅仅是依靠低价车型去竞争。

从在英国开启预售的车型,到登陆澳大利亚的银河星舰,再到在中东阿联酋上市的极氪7X,以及领克品牌新进入的捷克、奥地利等欧洲市场,吉利的全球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整个吉利控股集团就像一个庞大的舰队,除了吉利、领克、极氪这些主力战舰,还有沃尔沃汽车、极星汽车以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不同定位的品牌。

沃尔沃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稳健,新能源渗透率也达到了44%;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则在商用领域快速增长,甚至还将醇氢电动技术应用到了船舶上,实现了从陆地到水域的技术跨越。

为了让这支庞大的舰队航行得更有效率,吉利也在不断进行内部整合,比如推动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就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更强的合力。

同时,公司还推出了高达23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这无疑是向市场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赞助杭州马拉松,将“杭州智造”的吉利汽车作为奖品,到不断推进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吉利展现出的是一个成熟企业在马拉松赛道上应有的耐力、远见和拼搏精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