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们听说没? 今年成都街头出现了一种新车,不用充电也不用加油,扫个码就能骑走,跑一百公里跟玩似的。 我上次去体验了一把,三分钟换个小罐子,续航直接拉满,确实比我那老电动车方便多了。
可回头一打听价格,好家伙,一辆车卖到上万块,家里根本用不起。 这玩意就是氢能两轮车,今年在成都、东莞、青岛这些地方试水,光成都一个区就投了3000多辆,注册用户蹭蹭涨到20万,半年订单破百万单。
但你说它真能替代电动车? 我看未必。 街上跑得欢的全是共享车,个人想买? 门店连影子都没有,加氢站全国才500多座,普通人上哪儿找燃料去。 更逗的是,商家宣传“无限续航”,结果一问,原来指的是换罐子快,可共享车本来就能换电,这优势瞬间打折了。
其实这种“不充电不加油”的车,不止氢能一种套路。 氢燃料车靠氢气和氧气反应发电,排出来的只有水,环保是真环保。 一克氢能发33度电,小罐装40克就能跑百公里,加氢三分钟搞定。
但零下温度里,续航直接掉两三成,而且加氢站集中在北上广,二三线城市用户买了就是摆设。 太阳能车更玄乎,车顶贴满电池板,大太阳底下每小时发50-100瓦时电,够多跑一两公里。 可一旦阴天或者停地库,立马打回原形,和普通电动车没区别,电池板还得经常擦灰,不然发电效率咔咔掉。
最后一种是动能回收车,刹车、下坡都能自动充电,市区里频繁启停能多跑20%-30%里程,但要是郊区长距离匀速跑,回收的电量几乎可忽略。
这些新车价格倒是统一贵上天,卖8000到15000元,比2500块的传统电动车贵两倍不止。 氢燃料电池成本是锂电池的五倍以上,太阳能板用的航天级材料,维修点又少,换个零件得等专家上门。
我邻居上个月买了辆动能回收车,本来图它不用充电,结果发现续航每年都衰减,三年后电池效率降了15%,修一次花了他半个月工资。 还有人说太阳能车省钱,可仔细算账:一块电池板五年后发电效率降10%,阴雨天气全靠内置电池撑著,和普通车比根本没优势。
到底谁适合买这种车? 我看通勤距离长的打工人最实在。 每天跑30公里以上的,普通电动车得天天充电,动能回收车就能省心不少。 还有住老小区没充电桩的,或者租房党,太阳能车放露天车位能蹭点电,氢燃料车要是城市有加氢站也行。 但短途代步的真别凑热闹,每天就跑个十来公里,有充电位还不如买传统车,性价比碾压新车。
买车时候坑也不少,有些商家吹“完全不用电”,纯属忽悠。 太阳能车阴天得靠电池,氢能车找不到加氢站就是废铁。 必须查清3C认证和工信部备案,不然上不了牌。 线下门店多的品牌像雅迪、绿源,起码售后有保障,小品牌说不定哪天倒闭,修车都找不到人。 对了,氢能车现在只活跃在共享领域,家用市场连影都没有,九号公司早年发布的氢能车至今还是PPT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