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六月造车新势力的头把交椅竟然换了主?中汽数研和车企官方刚放出来的销量数据显示,我国车市热度正劲,新能源车渗透率眼看要摸到 55%,可新旧势力的排位赛已经打得天翻地覆。有人一路狂飙创纪录,有人暂时踩了刹车,这背后藏着的消费密码可比车型配置表有意思多了。
零跑汽车这回算是把 "性价比" 玩明白了。六月交付 48006 辆,同比涨了 138.65%,环比还稳增 6.52%,上半年累计交了 221664 辆,累计交付量早早突破 80 万辆大关。20 万以内的 C10、B10 车型卖得火爆,纯电和增程两条腿走路,还借着 Stellantis 的渠道往海外冲,全球门店都破 1500 家了。
接下来 2026 款 C11 一上,这势头怕是挡不住。隔壁赛力斯问界走的是另一条路,六月卖了 46086 辆新能源汽车,其中问界系列占了 43451 辆,同比稳增 4.81%。靠 M9、M8 这些 20 万以上的车型站稳高端市场,上半年 M9 就卖了 62492 辆,这份稳健确实难得。
3 万辆级别的战场更热闹,简直是冰与火的较量。理想六月交了 36279 辆,同比降了 24%,环比也掉了 11.2%,二季度累计 111074 辆。说到底还是高端市场增速慢了,增程车型的对手也多了起来,难怪着急推纯电 i8 和 i6,七月九月陆续上市,还在玩命建超充站。
小鹏却一路高歌,六月交付 34611 辆,同比疯涨 224%,二季度 103181 辆创了纪录,上半年 197189 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MONA M03 这类高性价比车型立了功,智能驾驶投入更没白费,即将上市的 G7 把 L3 级辅助驾驶拉到 19.58 万起,这价格够有冲击力吧?
2 万辆级别的玩家各有各的烦恼和惊喜。小米六月交了超 2.5 万辆,环比虽有下滑,但 YU7 上市 18 小时就锁单 24 万辆,可惜一期工厂年产能才 15 万辆,标准版要等 5861 周才能提车,二期工厂进度成了关键。这台 2030 万的中大型 SUV,注定要搅乱市场。蔚来则靠多品牌战略缓过劲来,六月共交付 24925 辆,同比增 17.5%,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子品牌分别卖了 14593 辆、6400 辆、3932 辆,二季度环比涨 71.2%,雪松智能系统和新 ES8 也在路上了。
其他品牌的表现同样藏着门道。极氪六月 16702 辆,同比降 16.9%,上半年 90740 辆,激进的产品迭代透支了信任,老车主吐槽不断。广汽埃安 27848 辆,同比降 20.5%,但环比回涨 4%。岚图和阿维塔倒很亮眼,前者六月 10053 辆同比增 83%,后者 10153 辆同比增 117%,连续四月破万。深蓝更猛,全球交付 29893 辆,同比增 79%,环比增 17%。
老话讲 "货比三家不吃亏",现在的车市恰恰印证了这点。零跑、小鹏靠性价比跑赢上半场,部分高端品牌却遇了坎,这难道不是消费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艺术吗?智能驾驶更要迎来 "平权" 时代,端到端技术加速落地,L3 级辅助驾驶眼看要下探到 20 万以内。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发力,理想 i8、小鹏 G7 等新车扎堆上市,渗透率怕是要再上台阶,行业淘汰赛只会更激烈。
说到底,车企拼的不是一时销量,而是对市场的把控力。消费者要的是实在配置、合理价格和靠谱服务,那些能精准踩中需求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后。你家换车会优先看性价比还是新技术?身边有没有等小米提车的朋友?来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