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去三个季度,造车新势力的年度销量竞赛格局初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中汽数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少数几家新势力车企的年度目标完成率超过70%,而多数品牌则未能达到预期进度,完成率均不足50%。
截至2025年9月,小鹏汽车以89.5%的目标完成率暂居榜首,其累计销量已达31.3万辆,距离35万辆的年度目标仅一步之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鹏9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创下历史新高。MONA M03已连续13个月交付过万,全新小鹏P7也成为所有车型中新产线最快达成每小时产量40台的车型。按照目前的增长势头,小鹏有望在10月份就完成全年销量目标。
零跑汽车以79.1%的完成率紧随其后,前9个月累计销量达39.6万辆,距离50万辆年度目标仅差11.4万辆。零跑的表现同样亮眼,9月份交付量达到66,657辆,刷新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月销量纪录,并已连续七个月蝉联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基于出色的市场表现,零跑已信心十足地将今年销量指引从50万-60万辆上调至58万-65万辆。其高性价比低价车型策略成功实现了规模上量,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首次半年度盈利。
小米汽车作为行业新晋明星,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前9个月销售25万辆,完成35万辆年度目标的71%,已成为造车新势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小米汽车9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辆,创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的销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交付能力,目前积压在手的订单已超过10万台。尽管面临产能爬坡和供应链管理等挑战,但照此势头发展,小米完成全年目标问题不大。但小米近期负面消息频发,前有“强迫车主支付尾款”,后有小米SU7燃爆起火打不开车门,这些都对小米的销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曾经的新势力头部企业目前的表现远未达预期。蔚来前三季度累计销售20.1万辆,仅完成全年44.4万辆目标的45%。虽然乐道L90和全新蔚来ES8上市后反响热烈,蔚来公司(包括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但整体增速仍难以支撑年度销量目标。理想汽车同样面临挑战,前9月销售29.7万辆,同比下滑13%,完成率仅为46.4%。理想已不得不将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调低至64万辆。
在未达标的阵营中,极氪和阿维塔的表现尤其引人关注,两者的完成率分别为44.9%和41.2%。极氪(年度目标32万辆,完成14.36万辆)面临的挑战是综合性的。一方面,其产品迭代周期较长,在竞争对手频繁推出新车型的背景下,市场吸引力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是极氪所在的中高端市场,受到比亚迪、吉利等传统巨头以及新势力的双重挤压。
阿维塔(年度目标22万辆,完成9.07万辆)同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此外,年度目标制定过高也是导致其完成率低迷的关键因素。过于激进的目标脱离了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使得企业陷入被动。
纵观2025年前三季度的新势力车企表现,可以看出汽车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凭借产品矩阵完善和渠道下沉优势与极强的交付能力,可能会对新势力车企造成一定冲击。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车企的比拼焦点已从销量规模转向体系能力、技术实力和全球化布局的综合竞争力。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言:“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玩小聪明,不搞投机取巧,放眼长远,坚持长期主义。”
主编点评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第四季度成为车企冲刺年度目标的关键期。小鹏、零跑等新势力“优等生”需优化销售策略稳定销量,脚踏实地;而蔚来、理想等品牌则需优化交付流程,加快“爆款”的生产与交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场漫长的马拉松中,一时的销量数字固然重要,但构建坚实的体系能力、技术实力和全球化布局的综合竞争力,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