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对于有车一族来说,一个世纪难题又摆在了面前:车,停哪儿?
是花点钱停进凉快的地下车库,还是图方便省事,直接在露天找个地方一放?
很多人心里可能觉得,车子不就是钢铁做的嘛,晒一晒能有多大问题,顶多就是刚上车的时候热一点。
如果您真这么想,那可就小瞧了这夏日阳光的威力了。
最近,网络上关于高温天气的讨论非常多,甚至有网友实测,在暴晒后滚烫的地面上,汽车轮胎的温度高到可以直接把鸡蛋煎熟。
这看似夸张的场景,背后却是无数车主用真金白银和安全风险换来的惨痛教训。
这绝不是危言耸ung,烈日暴晒对车辆的损害,是全方位、持续性的,而且很多损伤一旦形成,就是不可逆的,不仅费钱,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咱们先从最要命的地方说起,那就是汽车的四只“脚”——轮胎。
很多人都以为,夏天开车在路上发生爆胎,多半是运气不好,压到了钉子或者尖锐物。
但实际上,根据许多经验丰富的修理厂师傅反映,夏季接到的爆胎事故车辆,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根本原因,都指向了长期暴晒。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不复杂。
首先,轮胎内部充满了高压气体,在高温炙烤下,根据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胎内的气体压力会显著升高。
通常情况下,家用车的标准冷车胎压在2.3到2.5Bar之间,而研究表明,外界气温每升高10摄氏度,胎压就会相应上升大约0.1Bar。
夏天柏油路面的温度可以轻松达到60到70摄氏度,轮胎又是黑色的,吸热能力极强,胎内温度和压力会急剧攀升,很容易就超过了轮胎所能承受的压力上限,这就大大增加了爆胎的风险。
更隐蔽的杀手,其实是阳光中的紫外线。
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而紫外线对橡胶高分子材料的破坏是持续且致命的。
它会破坏橡胶的化学结构,导致其加速老化、硬化、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
时间一长,轮胎表面就会布满密密麻麻的细小裂纹,这些裂纹就像皮肤的皱纹,是轮胎“衰老”的明显标志。
这种老化的轮胎,胎壁变得非常脆弱,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不断地滚动、发热、承受压力,就极易从这些脆弱的裂纹处突然爆开。
所以,业内人士常说,使用年限超过五年的轮胎,在夏季来临前最好进行更换,这绝对是经验之谈。
花几十块钱买一个胎压监测仪,养成出门前检查的习惯,比起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拖车救援,既省钱又安全。
说完了关乎生命安全的轮胎,我们再来看看汽车的“面子”工程——车漆。
一辆新车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身光亮如镜、色彩饱满的车漆。
但为什么有的车开了几年就变得黯淡无光,尤其是深色车,引擎盖上的车漆甚至会像干裂的土地一样一块块开裂?
这同样是太阳惹的祸。
汽车的车漆并非我们想象中简单的一层油漆,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清漆,它的作用就是保护下方的色漆,同时提供光泽度和硬度,抵御外界的轻微刮擦和环境腐蚀。
然而,这层清漆的防护能力并非无限。
强烈的紫外线会持续攻击清漆层的树脂成分,使其氧化分解,久而久之,车漆就会失去光泽,变得“发乌”。
如果继续听之任之,紫外线就会穿透受损的清漆层,直接伤害下方的色漆层,导致色素分子分解,车漆就开始褪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红色的车,停在户外几年后会变成暗红色甚至粉色。
而黑色、深蓝色等深色车,因为吸收热量更多,温度更高,化学反应更剧烈,老化和龟裂的速度会更快。
当车漆龟裂到需要整个部件重新喷涂的时候,那费用可就不是小数目了,动辄几千上万,这笔钱足够支付好几年的地下车位租金了。
除了轮胎和车漆这种看得见的损伤,还有一些隐藏的“内伤”同样不容忽视,比如遍布车身的各类橡胶密封条。
车门、天窗、后备箱边缘的这些黑色胶条,平时我们可能不太会注意,但它们却是保证车辆隔音、防水、防尘的功臣。
和轮胎一样,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橡胶,同样惧怕高温和紫外线。
在持续暴晒下,橡胶中的增塑剂会加速挥发,导致密封条失水收缩、变硬变脆,彻底失去弹性。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车辆的密封性下降。
开在路上,你会感觉风噪声越来越大;遇到下雨天,雨水就可能顺着硬化的密封条缝隙渗入车内,轻则导致内饰地毯受潮发霉,产生难闻的气味,重则可能侵蚀座椅下方的各种电子模块,造成更大的损失。
等到车里真的变成了“水帘洞”再去修理,更换全车密封条的费用,也足以买上好几套高品质的汽车遮阳用品了。
最后,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车厢内部,这里是与我们驾乘人员健康和舒适度最息息相关的地方。
夏天打开被暴晒过的车门,一股夹杂着塑料味的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头晕目眩。
这股刺鼻的气味,其实是车内甲醛、苯等有害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急剧升高的信号。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仪表台的塑料件、座椅的皮革和填充物、以及各种内饰件使用的粘合剂。
在常温下,它们的释放是缓慢的,但温度是强力的催化剂。
有专业检测数据显示,当车内温度从25℃上升到60℃以上时,甲醛的释放浓度可以增加三到五倍之多。
长期在这样的“毒气室”里开车,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此外,车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也同样娇贵。
如今汽车的中控大屏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集成,但这些精密的液晶屏幕和电子芯片都有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
在暴晒下,仪表台的温度可以轻易超过80℃,这种极端高温很容易导致液晶屏出现黑屏、花屏、触摸失灵等问题,甚至直接烧毁内部的处理器芯片。
根据4S店的统计,夏季因为暴晒导致的车机系统和中控屏幕故障,在维修订单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更换一个中控大屏,费用往往要数千元,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可能仅仅是因为车主嫌麻烦,懒得在停车时花一分钟时间,撑开一个几十块钱买来的铝箔遮阳挡。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推出了一些公共的遮阳棚停车位,这无疑是一种人性化的进步。
但对于广大车主来说,与其等待公共设施的完善,不如主动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个 качественный的前挡遮阳板,停车时给车窗留下一条小缝隙帮助空气流通,再配合定期检查轮胎状况,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就能极大地缓解暴晒带来的伤害。
省下未来的大笔维修费,去支付眼前的停车费或者购买防护用品,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