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

新手不要纠结剐蹭,小刮小蹭千万不要补漆,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哎,各位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朋友们,是不是每次开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围着自己的爱车转三圈,检查有没有新的“勋章”?我懂,那种心情,就像刚买的新手机,恨不得套上七八层保护壳,生怕它磕着碰着。车子也一样,崭新锃亮的漆面,被蹭掉一小块,那感觉,心都在滴血!网上老司机们常说:“新手别纠结刮蹭,小刮小蹭千万别急着补漆。”这话听着像玄学,是安慰剂还是真有道理?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爱车“毁容”?别急,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聊聊这“刮蹭”和“补漆”背后的门道。这事儿,还真不是你想补就补,想不补就不补那么简单。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样的刮蹭才算“小刮小蹭”? 这可是关键!很多人一听“小刮小蹭”,就觉得是那种指甲盖大小的白印子,其实没那么简单。根据我参考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判断标准主要看两点:一是看材质,二是看深度。先说材质,你车的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大部分是塑料的,对吧?这种地方被蹭了,哪怕蹭掉一块漆,只要没破,没影响到结构,那真的就是“小刮小蹭”。为啥?因为塑料不生锈啊!你把它放那儿十年,它顶多是丑点,但绝对不会像铁皮一样,从里面开始烂。我老婆的车,前后杠上好几个“勋章”,她都懒得管,每次我问她,她就说:“反正不生锈,凑合着开,等哪天心情好了一起处理。”你看,这不就省心了?反观金属部位,比如车门、引擎盖、门槛这些地方,那可就得当心了。尤其是门槛,资料里提到一个很关键的点:“门槛里面是空心的,一旦破皮进水,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这话太对了!我以前有辆车,门槛被石头顶了一下,凹进去一小块,当时觉得不显眼,就没管。结果过了一个雨季,从里面开始生锈,再处理,光除锈、做防锈、补漆,花的钱够补十次小刮蹭了。所以,塑料件上的轻微伤,可以“养着”;金属件上的伤,尤其是破皮见底的,必须“斩草除根”,这第一步,你搞明白了吗?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其次,为什么老司机说“小刮小蹭千万不要补漆”?这背后有两个非常现实的考量。 第一个,就是“梅开二度”的风险。咱们新手嘛,技术还在磨合期,今天补好了,明天可能同一个位置又蹭了,你说气不气人?我弟弟刚学车那会儿,我的车门上那个“勋章”,补了三次!每次补完都跟新的一样,结果没过俩月,又来一下。这钱花的,真是肉疼。所以,与其零零碎碎地补,不如等技术熟练了,把所有“勋章”一次性处理掉,省时又省钱。第二个原因,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那就是色差问题。你信不信,同样是白色,今天补的漆和三个月后补的漆,颜色都会有细微差别?更别说不同师傅、不同批次的漆了。我见过最惨的,一辆车的保险杠、左前门、右后门,补了三次漆,站远了看,整辆车像穿了件“迷彩服”,色差明显得很。资料里说得对:“频繁分次去补漆,一个车上有三四个部位存在色差,看起来就会非常非常的难看。” 所以,一次性处理,色差最小,效果最好,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咱们要理性看待“车况”和“完美”的关系。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放在家里供着的“艺术品”。你开得越多,经历的路况越复杂,出现刮蹭几乎是必然的。我认识一个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老师傅,他的车,那叫一个“战功赫赫”,但车况保养得一级棒,发动机跟新的一样。他常说:“车漆可以花,机器不能坏。” 这话糙理不糙。咱们过分纠结于漆面的完美,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开车的心情。每次出门都战战兢兢,生怕蹭到,那开车的乐趣何在?爱车,是爱它的性能、它的陪伴,而不是苛求它永远光鲜亮丽。当然,这绝不是鼓励大家“破罐子破摔”。对于那些会伤及车身结构、导致生锈的严重刮蹭,比如刚才说的门槛凹陷、轮拱破损,那必须第一时间处理,不能含糊。但那些无伤大雅的小伤,完全可以“冷处理”。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新手不要纠结剐蹭,小刮小蹭千万不要补漆,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答案是:非常有道理,但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你得会判断什么是“小刮小蹭”,什么是必须马上处理的“大问题”。对于塑料件上的轻微划痕,或者金属件上只是清漆层受损、底漆完好的“太阳纹”,完全可以等技术稳定了,攒着一起补。但对于伤及金属、有生锈风险的刮蹭,则必须“零容忍”,及时修补。这样做,既能省钱省心,又能保证爱车的长久健康。那么问题来了,当你的爱车留下第一道“勋章”时,你是选择立刻修复,还是选择与它“和平共处”,等时机成熟再一并处理呢

新手莫慌剐蹭,小伤别急补漆,攒着一起修更划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