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小米汽车9月份的战报,说交付破了4万台,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4万台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中型车企一个月吭哧瘪肚才能搞出来的数字,现在小米一家,一个刚拿了准生证15个月的“练习生”,就这么轻描淡写地给办了。
更骚的是,那个只活在PPT和渲染图里的SUV,叫YU7是吧,上市18个小时,锁单24万台。
24万台。
我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把过去几年某些新势力辛辛苦苦攒出来的用户量,一把梭哈了。
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搞批发,还是上门送货带安装,顺便把你家电饭锅也给升级成鸿蒙的那种降维打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直接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对手的蛋糕连盘子一起端走,那这个YU7就是连餐厅里的蜡烛、服务员的小费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金牙给撬了。
这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打法。
过去大家做生意,还讲究个你来我往,互相留点面子,今天你降八千,明天我送点脚垫,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小米的玩法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去废墟里捡钢筋。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还在那分析,说小米这是在过度营销,在透支品牌,最后会被流量反噬。
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
但问题是,对于一个从狼嘴里抢食吃的后来者,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当你的对手都想让你死的时候,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比他们更疯,更不讲理。
你跟一个拿着AK47准备扫射的悍匪讲日内瓦公约,是不是有点机你太美?
小米现在做的,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是“不装了,摊牌了”。它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800V平台,全部翻译成了一句人话:
“就是比他们便宜,而且便宜得让你怀疑人生。”
突然我想起我楼下那家开了十几年的兰州拉面,老板一直坚持手拉,直到对面开了一家30秒出餐的预制料理包拉面,价格还便宜一半。现在老板已经开始研究怎么加盟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你坚持的东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不太吃这套。但我不吃,不代表年轻人不吃。
他们不在乎什么品牌积淀,什么百年传承。他们只在乎,我花同样的钱,能不能得到一个看起来更酷、功能更多、还能在社交媒体上秀一脸的“压缩毛巾”。
小米YU7就是这么个东西,一个参数拉满、外形唬人、价格屠夫的究极缝合怪。它可能不完美,但它在每一个能戳中用户G点的领域,都做到了“加大加大加大”。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卖车比作修仙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又他妈的很有道理。
雷军就是那个手握禁术的散修,不跟你讲什么名门正派的规矩,上来就是血祭整个行业的利润,强行给自己提升修为。别的掌门人还在闭关打坐,他已经开始渡劫了。
这天劫劈下来,死的是谁?是那些还抱着“品牌玄学”不放的老钱们。
你以为奔驰最值钱的是它的三大件吗?不,是那个三叉星徽。你以为特斯拉的用户真的在乎什么单踏板模式吗?不,他们是在维护一种“我比你懂未来”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小米的用户,或者说米粉,是另一种生物。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精明也最不在乎玄学的消费者。他们的信仰就是性价比本身,他们的宗教就是参数表。
所以小米敢这么玩儿,因为它知道它的信徒们要的就是这个。
所以,别再劝小米要踏踏实实做产品做技术了。
这话说的,就好像在劝三体人要热爱地球文化一样,属于鸡同鸭讲。人家的生存逻辑跟你根本不在一个维度。在黑暗森林里,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且是毫无征兆的闪电战。
现在小米汽车的所谓“过度营销”,本质上不是营销,是战争动员。它在告诉所有人,那个曾经在手机圈用1999把所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的雷电法王,现在开着车来了。
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这种掀桌子的玩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谁也说不好。可能真的就把行业重塑了,也可能把自己玩脱了,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但能掀,就是一种态度。
这就像自动驾驶,我们总以为关键在特斯拉、在激光雷达。其实真正的关键,在于一个开着老头乐的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什么高阶智驾系统都得认怂,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小米现在,就是那个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它不按规矩来,它用最朴素的逻辑,去解构所有复杂的商业模型。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也许小米真的能提前完成那个35万台的KPI,甚至进军欧洲。但那又怎么样呢?当所有人都开始用“自爆”的方式来竞争时,这个市场本身,也就离崩盘不远了。
给我卷死他们!
反正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这出戏,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