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了下笔记,发现去年的时候我采访了个奥迪的设计总监,他还强调了中国消费者偏爱加长版的倾向——这倒让我意识到,全新国产奥迪A6L加长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看起来更大气,其实背后还是要满足咱们国内市场对空间的强烈需求。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奥迪这次加长多少才算合理,5米1?估算一下,现款宝马5系的长宽高大概是:长达5.07米,宽1.89米,高1.49米(样本有限,估算偏大),奥迪如果真的要在空间上拼个差异化,可能得超过这个数据,毕竟消费者喜欢看得见的空间感。而且我一直觉得国产加长车内部空间,好比家里装修,越长越明显:硬装、布局、座椅之间的关系,都是视觉和用感,不是单靠数字。
人们会不会更买得起更长的车?从样本少的渠道来看,估算国产A6L要比海外版贵个三五万,但空间差距明显,大概能提供一个车内3-4人坐得更宽敞的感受。这样一来,空间优势会成为最大卖点。大家是否会更看重内饰的质感或者车型的运动感?我有点怀疑,毕竟,中国消费者最近对黑武士式的酷炫外观很感冒——我刚才翻了下海外版的设计资料,那个中网和尾灯拼满了暗黑系元素,确实够酷。
我也想了想,奥迪的内饰布局,跟它的动力配置其实关系不大,但就是那种科技感+豪华感并存,我猜国产可能会打一些鸿蒙座舱牌,把屏幕融合得更一体一些,类似手机的界面,顺便搭载乾崑智驾。毕竟,国内用户对智能化的期待已经像标配,我怎么感觉奥迪也不打算在这个方面输太多。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还是得说,动力是硬指标。一个估算,2.0T会有调教版(估算的功率在211马力上下,样本少,偏保守),3.0T六缸也不会少,看起来像是要跟豪华、性能的战场再拼一拼。其实我一直在想,大家惯开个家用车,有没有考虑过百公里油耗和养车成本?心算一下,如果8块每升,A6L的2.0T平均油耗估在一个人感觉的8-10升(体感,样本少),那么每百公里油费差不多也不到80块钱。要是跑高速多点,考虑到涡轮增压的特性,可能还会低点。
——这倒让我想,国产车现在也不懈怠,比拼空间比拼配置,难不成还靠性价比大杀四方?像我认识的朋友,他前段专门问我,国产车的中高端空间都能塞下几口子,是不是未来中国车会倾向长的更豪华?
说到这,我讨厌比例这个词,但不得不说一看它的设计,觉得全新一代奥迪A6L的尾部线条是我喜欢的——双腰线贯穿到底,配合大灯的辨识度,感觉像一只黑武士在夜里慢慢走过街角。而且,尾灯被设计得深沉,大概让人觉得夜晚也能成为街上的亮点。
但我不得不承认,之前有人说奥迪的设计师是不是进了宝马的门,你怎么看?我的猜测是,奥迪试图用更激进的夸张元素抓住年轻人的目光,也可能是企图变得更酷来跟国产品牌一较高下。
我想还得问一句:这车能不能照顾到实用性?毕竟,为了追求酷,会不会忽略后排的实用空间和乘坐体验?我记得我那朋友说,上下班开得舒服,关键还得舍得装,这是不是也是一个用户心理的博弈点?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反复琢磨的是,奥迪这次是不是在高端内饰和豪华感上下了大功夫?我猜,未来国产A6L会不会成为车内灯光秀+沉浸式体验的代表?(相信有个设计师一定要把灯光做得绚丽…但我也曾经想过是不是过度炫彩反而失了豪华本色)
刚才看了一张曝光的内饰照,那块悬浮大屏流光溢彩,配上个性化的方向盘,瞬间让我想起了未来感,但又觉得是不是真的实用?开关按钮多得像在飞机驾驶舱,操作起来方便吗?
这款车出来,难免会被拿去跟宝马、奔驰比拼——但国产的长版优势似乎更明显:空间多,配置丰富,价格也更有诚意。兰博基的X系列都在做更长的车体,奥迪是不是也在暗自跟风?如果未来真能把空间拉到5米多,再配上智能化配置,谁还会跑到宝马店里?(这是不是我想多了,毕竟车身长了,变重,油耗是不是反而更高?)我倒是挺关心,新车的底盘调教会不会变得更软点?毕竟,车长变多,乘坐舒适性会不会反而更难保持?
而映入我脑袋的最后一幕,是一个朋友在微信群里发的话:国产车崛起,未来谁还买BBA?——可能吧,但真的会吗?我还在考虑,咱们国产加长的奥迪会不会成为街上最吸睛的黑武士中的一款?倒是那个细节——车尾部门的那块粗犷的装饰条,和那带有深度的凹槽,会不会在夜晚反光变得更有竞技感?
这车的细节,才是最令人期待的东西。你会不会觉得,未来的国产豪车,不仅在价格上更家庭,而且还会变得更文艺一些?倒不是说要人人都一样,但就是那一点点,让人的心跳不由自主——那你觉得,这次的奥迪A6L是不是也会在某个角落,用细节控的方式,赢得一部分人的心?
全部评论 (0)